當前位置

首頁 > 陽光勵志 > 正能量語錄 > 高中議論文範文大全

高中議論文範文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高中議論文範文大全

高中議論文範文大全

導語: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爲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於此。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高中議論文範文,大家快來看看吧。

高中議論文範文大全

篇一:

固守“羣德”,盡獻大我

一滴水,唯有穿行河海間,纔不致乾涸;一個人,唯有住進人山裏,才無處渺小。德之不存,家之不家,國之不國。

固守“羣德”,固守責任築起的一方紅色沃土,盡獻大我,盡獻短暫一生中永恆不朽的光。若要問,如何在“公德”面前做好自己,首先需明確自身於世之價值。價值,似張玉滾此人,堅守鄉村十七載,將山路形成通天大道,於教育之奉獻;如鄧嫁先等人,數十年隱姓埋名,爲兩彈一星身患重疾,於國防之貢獻。價值謂何?價值即是奉獻,實現價值即是固守“羣德”。

做好自己,以羣德構家國雄奇。前有嶽武穆率岳家軍,書寫抗金護國佳話;以“羣德”精忠報國;後有屠呦呦引科研團隊,創造古書新藥成果,以“羣德”拯救世界。家國中的“羣德”,是甘願的,是忠誠的,亦是偉大的。當瘧疾肆意侵入西非,中國醫療隊大義凜然一路陪伴;當亞丁灣海盜出沒,中國海軍十年護航重塑黃金航道。羣德,講究奉獻自我,而成就大我,用心中微弱燈火照亮人性的黎明。做好自己,以“羣德”建立美好社會。梁啓超言道,“羣德”之德,絀身而就羣也。何爲就羣?如何就羣?以何就羣?

我知道《攀登者》中真人真事改編的人梯戰術意義,亦曉得大連救火官兵連寫自己的一部電影也未來得及看完,便奔赴火場。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毫無危機的和平年代,我們所有的安樂,都有一羣捨己爲人的英雄固守“羣德”,堅定守護。“羣德”講究奉獻自己而成就他人,用眼中僅有的燦爛渲染整個社會的冬去春來。做好自己,以“羣德”修自性梅香。羣德帶之於吾,亦非利益亦非功名。,而我仍願爲堅守“羣德”自豪,此種深情,纔是固守羣德之氣壯山河。當某一日尋到自我於羣之價值,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無私奉獻。習主席曾誓:“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周總理亦曰:“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奉獻,可以無廟無語,無奉無碌,可以無人讚頌,無人歌詠,此之謂價值,比之謂“羣德”。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從狹窄的自我中走出來,觀聞我們自性中流露出的梅香。羣德,講究奉獻而成就奮鬥,用井底有限的力量打碎天空的黑暗。

你不是一滴水,你是大海的一份子,你爲乾涸的沙漠而盡獻自我,步履不停,像一束光。

篇二:

兼容幷蓄,團結一致

和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精神標識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哲人就提出了"和"的概念,可以說,"和"的精神滲透到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深刻地影響着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方式。

人的工作和生活,小到家庭,大到整個社會,總是處於一定的團結之中,而團結之中的人們,又總是有着愛好、性格、利益的差異,古人所謂“致中和”,就是以和、團結爲目標,在團體之中每個人都應該遵守道德的規範,各處其位、各得其所,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的言行和情慾有所節制,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避免影響他人的利益和感情。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強調的是求同存異,因爲團體之中,差異和分歧的存在是正常的,要達到團結和諧,不是取消不同意見,而是在不同意見之中發現共同的東西,發揮個體不同的長處,和諧相處,共同進步並使得集體事業發展。

而對於整個社會或是整個中華民族來說,團結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於2019年9月8日在鄭州舉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是這次運動會的主題,這無不體現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兼容幷蓄,團結一致。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的國家,中國很多民族中都普遍存在源遠流長的“同根”意識,認爲各個民族都是同源共祖,各民族都是兄弟姐妹,數千年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了各民族對多民族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各民族是一家,各民族是兄弟”的樸素意識也就自然形成了。因此,此次運動會就是爲了喚醒、加強各民族間的“同根”意識,加強民族團結,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注入更加強大的力量。

偉大團結精神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數千年的內在力量,更是新中國繁榮昌盛的寶貴源泉。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大歷史觀的寬廣視野,以民族復興爲歷史座標,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並將偉大團結精神作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不畏艱難險阻,前赴後繼,奮勇前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今天,中國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結果。

團結才能凝聚力量,團結才能實現夢想。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終將在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鬥中變爲現實,新時代的中國也一定可以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篇三:

閱讀的三重境界

人生天地間,總要與外界發生聯繫。而閱讀,則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閱讀分爲若干種,絕大多數人的閱讀屬於消遣性閱讀。這種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發時間,說得高雅點,是讓時間不至於白白流逝。瀏覽網頁,翻翻報紙,看看電視,瞭解一些熱點新聞,蒐集幾件明星八卦,打探哪裏出了奇人異事,瞅瞅又有幾個老虎被調查……邊看邊樂,然後與志同道合者大擺龍門,是很愜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閒人們的閱讀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閱讀有相當的比重也可歸入此類,我們青年學子,有時也願意做這些消遣性的閱讀。爲的是放鬆放鬆,調劑一下有些枯燥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消遣”是個中性詞,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歸入褒義,畢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託,這總比無所事事、無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閱讀的第二重境界,我稱之爲充電式閱讀。這種閱讀有明顯的現實“功利性”,頗有現躉現賣、臨時抱佛腳的意味。以我爲例,該交綜合性研究作業了,我才上網搜索相關的材料,包括成本的書、雜誌,相關論文,然後挑燈夜戰,快速掃描,從中篩選自己用得着的礦石,冶煉、提純,最終形成自己的產品。這樣的閱讀,效率高,印象深,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腦裏面的東西感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品位。出於很近視的目的,其效果卻是長久的,這樣的閱讀,其實就是我們成長的臺階。

聽說大多數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閱讀大都含有某種“功利性”[]。這不是壞事。關鍵是要將這些信息合理轉化,切忌生搬硬套,機械照搬。否則的話,這種閱讀就成了鴉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閱讀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閱讀,或者叫心靈性閱讀。這樣的閱讀完全是個人的興趣所在,閱讀的過程,也是修養身心、陶冶情操的過程。據說,這樣的人,看經典的影視作品,會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與劇中人的命運相喜悲;看喜歡的文學名著,常常會如五柳先生“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還沒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我會向這個方向努力。

魯迅說過,要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盧梭則強調,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讀什麼書和怎樣讀的問題,明乎此,力行之,便會臻於大境界。

篇四:

享文化之繁華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葉扁舟,來到歷史的彼岸:與蘇軾探討人的渺茫與偉大,與陶潛共享帶月荷鋤歸的美好,與李煜分擔愁如東流水的感傷……用一指墨香,看盡文化之深邃與靈動。

文化從那翻滾激盪的黃河開始,便扎植於我們的心田,鐫刻於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國結,那元宵佳節的燈謎,那雄偉的華夏庭院,無一不是珍貴的傳統元素。而偉大的中華民族也正因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發絢爛壯美。 把文化作爲生命的行囊,便讓靈魂與文化一道,穿行在歷史的音符與文字墨香之間。

文化,流淌在悠遠的簫聲中,訴說着哀怨與愁緒,文化,也瀰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嘆盡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轉於錦瑟之間,輕攏慢捻之間淨化內心的污穢。本無生命的樂器與樂曲結合在一起,便成爲了文化的載體,寄予着心靈的世界,承載厚重的文化。

不僅僅在絲竹間,文化也在素淨的宣紙上蔓延而來。張大千伏在洞底繪出的夢幻敦煌,訴說着那千百年前人們的信仰;齊白石着手畫出的自然風物,亦傳達着生命的靈動;壯觀的《清明上河圖》,也刺激着美的神經。中國畫中的水淡雲輕,妙手丹青的一點一描,拓開的不僅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之魂由筆底傳承。

同樣,龍飛鳳舞的字亦爲文化之腑臟;顏真卿規正而又灑脫的筆鋒,王羲之雋秀玲瓏的字體,張風子如帶般拂過的清新之風,無一不是文化的符號。那揮灑自如之間掩蓋不了中華文化之含蓄內斂,那筆鋒迴轉之間亦彰顯着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瀾,亦雪底蒼松。

文化如遼遠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張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飄渺爛漫。那篇篇詩詞,字字珠璣,詩人惜字如金,落筆生花,留給世人一片芳華。 文化之美常浮蕩於我心間。那裏有軒榭廊道,那裏有至臻服飾的繡扣,那裏更有吟唱千年的戲曲,那是中華之精髓,炎黃子孫之傲骨。它如枝頭的梅花,傲吐芬芳。

願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滄海,享那份美好與摯真,低吟文化之妙語,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這樣的行囊,希望我們共同擁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點評:

1、怎樣才能享受文化之繁華?自然是將文化作爲一生的行囊。文章用豐厚的歷史底蘊引出文化之是生命的行囊,然後在音樂、美術、書法、詩詞、建築、戲曲、服飾等之間穿行,具化了文化的內容,寫出了它們對生命的意義。最後兩段點題,照應題目。

2、文采飛揚。文章一開篇就是詩意盎然的呈現,後面寫音樂,美術、書法,無論是人物,還是藝術的表達,都充滿詩情畫意。在句式上,整散結合,語言鏗鏘有力,古色古香。

篇五:

女排精神作文

獎牌有三種顏色,而傳奇的寫法卻只有一種。回顧女排的里約征程,可謂跌宕起伏。開局不利,小組賽連續失利,跌跌撞撞晉級;淘汰賽越勇,一路突破終奪冠,演繹逆襲傳奇。

這讓人想起那句古語: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爲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與強大的對手抗爭、與自己的狀態抗爭,可謂有志氣、有銳氣,更讓人激情澎湃、熱血沸騰。

回顧30多年來寫入國人記憶的中國女排,又何嘗不是如此,兩起兩落,一路掙扎,卻始終目光堅毅望着前方。上世紀八十年代,從“三連冠”到“五連冠”,振奮了一個時代;九十年代後,新老換代,成績滑坡,女排在低谷中尋找未來的方向;新世紀初的十年,中國隊臥薪嚐膽再出發,重新回到世界一流強隊的競爭隊列,雅典奧運會逆轉勝俄羅斯奪冠,讓舉國皆若狂;接下來,女排再陷低谷,一路掙扎;里約奧運,籤運不佳,卻是“緊緊咬住”,戰勝了自己與對手,終於讓國歌爲自己奏響。

在國人眼裏略顯沉悶的里約奧運,在後半段被“女排精神”點亮,正是因爲女排姑娘們讓人看到,在歷經繁華、走過低谷後,“女排精神”在里約寫下了最新的版本。沒有一場勝利是唾手可得,沒有一個冠軍不是經歷風雨,恰如歌中所唱的,“夢想需要多久的時間,多少血和淚,才能慢慢實現”。多少人說着夢想,卻不過是空想,唯有挫折中前行、不磨滅初心,夢想纔有價值、纔有意義。

郎平說,女排精神與勝敗無關,它一直在那裏。的確,女排精神,並不在勝負,而是從每一場球中摳出來的。說贏了纔有“女排精神”,是一種結果論,是忘記了贏得這荊棘之冠充滿血淚的過程。但,可以贏得瀟灑,但一定要輸得不甘心、輸得有價值;滿足於輸,就可能永遠也不會贏。我們說快樂體育、享受比賽,但最高的快樂、最好的享受,可能仍是戰勝對手的那一刻。

今天,我們正需要重新叫響“女排精神”。從個人看,處身一個盛大的時代,有機會、有舞臺,但也要看到,只有一步步地往前走,才能抵達遠方;從國家看,發展不易,前行惟艱,擊水中游之時,更需要鼓起精神與意志。的確,我們不能無限拔高“女排精神”,這對於平均年齡24歲的姑娘們可能不公平;但我們也需要理直氣壯地讚美這種精神,因爲只有有了強大的“精神力”,才能迎接光輝歲月,寫下燦爛詩篇。

不止爲冠軍,不止於冠軍!30多年,中國女排一直都在,我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