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寄生蟲》觀後影評1000字精選三篇

《寄生蟲》觀後影評1000字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寄生蟲》觀後影評1000字精選三篇

《寄生蟲》觀後影評1000字精選三篇

導語:《寄生蟲》充分的展現了當代韓國社會的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矛盾,無論是故事的整體還是細節上,無時不刻的暗示着富人和窮人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觀後影評,以供大家參考!

《寄生蟲》觀後影評1000字精選三篇

【第一篇】

一部好的電影跟一本好書一樣,讓人會思考和回味。階級是一道鴻溝,難以跨越?明面上看是窮的這一家人,是寄生蟲,寄生在富人家裏。某種意義上,算不算富人是寄生蟲,寄生在這個社會?這個社會上的大部分人提供着低廉的勞動力,維持着上層的奢華生活。富人掌握着資本,控制着這些窮人。

這個電影就是講,窮人僞裝了一番,爲富人家提供各種服務。其中很諷刺的是,窮人住的地方被水淹掉了,住在難民收容所裏面,接到了富人的電話,富人的生活完全不受影響,要進行孩子的生日會,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採買,二者一對比,真的是超級無奈,可這就是現實,這期間,窮人壓抑着不滿,服務着富人,最後矛盾在生日會進行的時候爆發了。

窮人和富人的孩子都受傷了,全部人都只關心富人的孩子,沒有人關係窮人的孩子。富人是能聞到窮人身上的味道,電影中幾次都提到了,富人嫌棄窮人身上的味道,或者是鄙視中帶有點憐憫。

窮人的心靈經歷了種種暴擊後,失控後殺死了富人。難道真的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位置?而且這個位置還難以撼動?階級的作用,就是讓人在最短的時間,知道該怎麼對待另一個人。階級,無法逾越的階級。

窮人們互相傷害,擠破了頭,就是爲了爭奪,能夠爲富人服務的機會。結果死了這麼多人,好像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是加害者。

韓國的貧富懸殊,造成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再往裏面看看,就能看到這個國家的經濟是被美國所控制的,比如三星有55%的股份是由美資控股,雖然韓國對三星有一定的決策權,但是利潤大部分都流入了美國口袋。

韓國類似的企業還有很多,所以韓國的政府和富豪就是給美國打工,只能夠無限的壓迫底層人的生存空間,以維持自己現有的利益。

韓國的政治和經濟都被美國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所以美國說要在韓國佈置薩德系統,就能夠頂住各方壓力,迅速進行,這個薩德系統相當於在我們家門口安裝了一個監視器,對我們不利。

所以最近的國際形勢轉變,我們和日本開始有了一些合作,開始進一步的瓜分世界的高新科技產業,開始擠壓韓國的一些產業,韓國的社會問題,很可能會慢慢變得更加嚴峻。一個不獨立的國家,受制於人,就一定會做身不由己的事情,一定會產生更多的社會矛盾。

講個題外話,電影裏面的沒有交代富人家的孩子救活沒有?那個富家太太,在賺錢主力,她的丈夫死後,會怎麼樣生存呢?如果她有資本,最少可以讓家裏面的條件不至於太差,如果她沒有資本,家裏的支柱沒有了。她會過得很慘嗎?跌入谷底嗎?我反而看到了,女人還是要有立於這個世界的資本,不然遇到了問題,很容易手足無措。

【第二篇】

《寄生蟲》講述一個貧窮的家庭四口從兒子基宇起,開始想方設法要接近上流社會,想從此飛黃騰達,情況卻逐漸失控。電影用小家庭來看大問題,主角們一個個「順利的」求職過程,延伸出貧富差距與階級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探討人們面對生死存亡的心態,以及願意犧牲什麼換取更高品質的生活?本片充滿滑稽與荒謬的喜感,其實悲慘又沉重,看完電影之後,彷彿心裏也有個重量,拉着思緒慢慢下沉。

奉俊昊導演對於細節的掌握都可以在片中慢慢發掘,無論是對於場景空間變化的描繪(矮房跟豪宅的格局差異),或是角色表現情緒的臉部特寫(宋康昊飾演的爸爸真的好猛,上一秒彷徨下一秒憤怒),或是活用特定的事件/物件加重故事核心(無法形容的味道、造景石等),或是編導在劇本內安插的梗(北韓、印地安人、美國人、童軍、臺灣古早味雞蛋糕),都使《寄生蟲》的故事厚實有料還很有日常感,加上演員們變色龍般的演技,彙集非常豐富的情感。

不過有一點可惜的部分在於,電影中後期開始轉折以後,劇情的節奏感變得很急促,收尾只有聚焦在主角家庭的命運,因此其他像是樸社長家的後續狀況、男孩解出「救我」的摩斯密碼橋段意義爲何……等就沒有更詳盡的描寫與解釋了;然而,編導選擇在電影后半段,開始縮小範圍其實能夠理解,因爲電影的主體還是這四位主角,我們從頭看他們受困於貧窮,爲了能鹹魚翻身做出不少「努力」,勢必要在最終來檢視他們努力的成果到底如何?這也是我認爲可惜但依舊喜愛這結局的原因。

電影裏有一塊來自基宇好友送的造景石,說可以招財富或招考運,主角們當作寶供在家裏,開始期待改運那天的到來。這塊石頭,就像主角們想要擺脫貧窮的發財夢,也像是要滿足慾望的執着,恨不得擁有自己寬敞的客廳和浴室、一覽無遺的庭院美景、不用尋遍角落才能勉強連線的無線網路,或是……改變別人看待自己那種嫌惡的眼光、消除自己身上那股刺鼻的窮酸味。這股龐大的慾望交織着貧窮引起的自卑感、有錢人家的優越感,還有更多扭曲的價值觀,造景石不只默默轉變主角們的經濟狀況,也埋下可怕的殺機。

在避難所裏面,兒子基宇緊緊抱着造景石,一邊喃喃自語的特寫讓我很有感觸,印象中他說:「是石頭黏着我……我說真的,是它一直黏着我。」看到這裏我不禁笑了,基宇不想捨棄石頭,代表他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成功」的機會,重考大學都已經四次了,還有什麼比改變現況和帶給家人財富更重要?基宇的執着有多深,石頭就有多重,所以「石頭黏着我」聽起來就像他在自我安慰,合理化自己與家人這些荒謬的行徑,呼應到結局另一個關於石頭的特寫,顯得更加諷刺。

《寄生蟲》嘲諷資本主義底下無法消彌的貧富差距與階層問題,上流、底層無法流動也存在歧視,因此奉俊昊導演正希望能透過這部警世寓言,激發大家產生更多的反思與感觸。全片散發濃濃的荒謬,是因爲現實殘酷而無法改變它的無力感,從開場狹窄的矮房就慢慢流露出來,彷彿主角一家人會永遠困在這貧窮的牢房裏無法脫身,只能再做一個白日夢,期盼發財買房、一家團圓的未來。

在看《寄生蟲》的時候,讓我想起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這部同樣也是用一個家庭遭遇到的狀況,來放大社會上的問題,藉由角色間細膩的互動以及真摯的情感,重新解釋家庭組成和親情的定義。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這兩位導演安排羣戲的方式,把一羣演員都丟進同一個場景、畫面裏,好像沒有劇本或臺詞般讓他們自由發揮、對談和互動,可能依偎着、可能在吵架、可能在吃飯,都是生活的日常小事,稀鬆平常卻特別深刻(奉俊昊導演之前的《漢江怪物》也有個奇葩的家庭)。

【第三篇】

階級對立的片子總是可以吸引羣衆的關注,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爲社會分級真的很嚴重,貧富差距真的很大;另一部分原因或許是因爲大衆希望藉着這樣的片子尋找同類,順便批判下那些富人。

《寄生蟲》就是這樣一部體現階級對立的片子,電影用了一些列帶有很濃烈戲劇色彩的故事突出了階級之間的差異。

電影的一開始展現了住在半地下室的一家人,他們貧窮、失業、怯懦。在這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個醉漢在他們的半地下室窗戶前撒尿,沒有人敢站出來呵斥這樣的行爲。從這家人的表情上觀衆可以看出他們很不爽,但是他們選擇了隱忍。因貧而生怯,他們不敢去得罪任何的人,與其引爆一場戰鬥,不如忍氣吞聲,這是沒有任何武器的窮人的生存哲學。

就是這樣看似毫無未來的一家人,他們的生活在基宇的一個朋友敏赫出現後開始轉變。敏赫有錢有顏,他帶着一塊很重的轉運奇石來找基宇,希望基宇可以在他出國期間暫替他去做富家女的家庭英語老師。觀衆一定要知道,一部電影的時間是有限的,一個好的導演絕對不會拍攝任何無用的鏡頭!敏赫的出現給基宇一個去有錢人家做家教的機會,一開始naive的我以爲這個朋友的出場就是爲了引出後續故事的發展,但是我錯了,這裏還有一個很隱晦的細節。富家女是一個缺愛(父母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的女生,她很容易愛上任何一個對她稍微好點的男生。這個女生的特性讓敏赫選擇了窮困的基宇去暫替自己,敏赫相信窮且慫的的基宇對富家女毫無吸引力[]。所以他帶了一塊假的石頭去找了基宇,石頭是假的,是從後面的劇情推斷出來的。家裏被水淹了的時候,石頭居然浮起來了!浮起來了!

基宇和基婷在網吧裏面做了假的大學文憑,基宇成功的成爲了富家女的英語家庭教師。這時候電影的第一個戲劇點出現了!基宇抓住了一個可以擺脫貧困的途徑,這是一條帶着全家人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他開始變得貪婪,變得無所畏懼,此時伶牙俐齒的形象和開頭那個木納的人相比可以說是判若兩人了。在發現富人家裏的小兒子有畫畫天賦以後,他隨口就編了一個認識一個很優秀海龜藝術家的謊言,順勢的將妹妹安排進了這個家做家教。嚐到了甜味的兄妹倆膽子開始膨脹,越發的貪婪和大膽。他們不止希望自己可以找到這樣高收入的工作,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成爲這家人的幫傭,於是這家人開始了一系列瘋狂的行動。

基婷在年輕司機送自己回家的路上,悄悄的將內褲脫下放在座位下方,刻意的營造司機和女友在社長的專屬座位上玩兒童不宜遊戲的事情。她成功了,社長真的發現了這條內褲,並且真的懷疑司機越界做了不該做的事情。窮人有些時候真的很聰明,他們深刻的知道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深刻的瞭解富人心目中的那條界限,萬一逾越了,就是觸犯了富人的領地,這個是富人無法忍受的。年輕的司機被勸退,基婷順勢的將自己的父親打包成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成爲了這家人的新司機。

接下來這家人利用幫傭(忠淑)水蜜桃毛過敏的特點,成功的將犯了過敏症的忠淑包裝成了肺結核病患。順利的讓自己的媽媽成爲社長家新的幫傭。對這棟房子最熟悉的老幫傭離開這個家的時候,導演刻意的拍了她不捨得的回頭看了房子的鏡頭,這是一個伏筆,導演很厲害,電影的第一個高潮與此有關。

這家人裝成毫不認識的一羣人在社長家做幫傭。他們在社長一家四口出遠門給小兒子過生日的時候,聚集在這棟豪華的房子裏面。他們放肆的享受着他們從未擁有過的一切。偶爾他們也會良心不安,那個年輕司機和那個幫傭因爲自己卑鄙的手段而失業,他們是否安頓好了自己?但是這種愧疚很快便消散而去。只有有錢纔有資本善良,我們這樣的情況哪有什麼能力善良?我們自己被社會唾棄,被社會安置在底層的時候,有人和我們善良過麼?先管好自己吧,管好自己再談什麼善良。

生活暫且放過了他們,但是命運不會,這一切都不 是他們的,他們怎麼有資本去享受呢?

電影的第一個高潮來了。

門鈴響起,忠淑忽然出現,她希望可以取回遺漏在地下室的東西。這一切來的太巧,門外的人心裏有事,門內的人膽戰心驚。對這棟房子最熟悉的忠淑打開了隱藏的地下室,暴露了寄居在這的丈夫,與此同時這家人的祕密也暴露在忠淑的眼下。所有的謊言都在那一瞬間變成了暴力的導火線。雙方形成了兩個陣營,一開始的彬彬有禮也因爲互相掌握了對方弱點而變成盛氣凌人。他們互相威脅,互相廝打。在這家人戰勝了這對夫妻之時,電話響起。生活總是這樣,在你以爲自己終於勝利的時候,他就開始搞破壞,就像是一個討人厭的小孩一樣。社長一家要提前回來,8min後到。媽媽在廚房抓緊時間做着社長夫人交代的食物,其他人瘋狂收拾着客廳處理着忠淑夫妻。

從電影開始到結束,我都沒覺得富人做的有啥不對的。他們禮貌,他們保持着自己的高品質生活,他們用錢生錢,他們私下嫌棄窮人階級的體味,他們甚至於時刻的保持着這種階級之間的界限。這毫無過錯,這是人性,將自己和別人劃分開來,保持自己這個羣體的優越感,毫無過錯,但是在窮人眼裏,這一切都是錯,這一切就像一把刀子,時刻的提醒着他們,你們是不一樣的,這社會是不公平的。窮人眼裏的不公平在電影的最後,成爲了悲劇的催化劑,推動着劇情走向了極端。

電影最後一個高潮是這家人的家被大雨淹沒了,他們無家可歸,全部聚集在體育館內。而另一面則是富人的花園生日派對。一無所有的這家人被應邀出席派對,他們瘋狂的在捐贈衣服堆裏尋找着合適的派對衣服,他們努力的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派對的現場,基宇望着窗外,問富家女,這一切我配擁有麼?這幾天的生活讓他從天上掉入了地獄,他害怕,他害怕失去這一切。他從包裏拿出了那塊轉運石,走向了地下室,如果解決了這對夫妻,那就沒人會發現這一切的謊言,他們這家人還可以繼續的裝下去。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昨夜的爭端讓忠淑命喪黃泉,發了瘋似的丈夫開始了瘋狂的報復,他奪走了轉運石,砸向了基宇。丈夫衝向了派對,他拿着刀子,他嘶吼着妻子的名字,在人羣中瘋狂尋找那家人,他要殺了他們,他要報仇。 丈夫的殺人只是爲了報仇,而金基澤的殺人就是階級之間的衝突。社長捏着鼻子露出嫌棄的表情從前幫傭身邊撿起了車鑰匙,就是這樣一個動作徹底激發了金基澤的情緒,所有的不公平、不滿、絕望都在那一瞬間爆發,所有的尊嚴都在那一刻受到了侮辱。金基澤拿起刀子,朝社長撲過去。殺了人的金基澤逃進了那個地下室,靠着半夜偷屋主的食物度日,他成了真正的寄生蟲。

電影的最後很諷刺,基宇賺了很多錢,買下了這棟樓,金基澤從地下室出來了。但是鏡頭一轉頭又回到了現實,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夢,這種階級的突破,都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