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1000字範文三篇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1000字範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1000字範文三篇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1000字範文三篇

導語: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寫了許多作品,《第二性》是她獲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鉅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智慧的一本書”,被譽爲女的“聖經”。下面是有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篇讀後感範文以供大家需要!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1000字範文三篇

【第一篇】

女人是什麼?生物學上把她定義爲“雌性”。波伏娃認爲:“‘雌性’這個詞之所以是貶義的,並不是因爲它突出了女人的動物性,而是因爲它把她束縛在她的性別中。”男人幾乎把所有關於“雌性”的形容詞都拋到了女人身上,諸如“懶惰、狡詐、無情、愚蠢”等等。波伏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區分物種:“性別的產生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物學上的。”正是女人通過她的‘感情生活’創造了她自己的身份,包括她的女性身份。”按照波伏娃的這種觀點,每個人的思想意識是不同的,那麼由此而產生的“身份認同”也會各異。可是,事實上,幾乎沒有女人會把自己放在雄性的行列中。

那麼,爲什麼幾乎所有的“她”都會把自己創設爲“女性”呢?波伏娃並沒有對此作出探究。實際上,這個社會在“她”出生時變把她定義爲“女性”,而在她之後的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在嘗試接受這種身份,接受這種社會規則。就像是一道判斷題,社會告訴你——你是女性。當然,你有權進行選擇,如果你選擇“正確”,那麼你就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否則,你就是社會上的異類,那些社會賦予其“女性/男性身份”而其自身又將自己界定爲另一性別的人,往往受盡社會的謾罵和指責。在這種壓力下,更多人會選擇接受社會賦予他的性別。因此,雖然我理解波伏娃的觀點,但卻更傾向認爲女性身份不是一開始就由“她”自己選擇的,而是社會根據其身體特徵強加給她的,她只是在心理上給予承認罷了。

波伏娃對婚姻提出了批判。她認爲:“結婚與個人無關而與組織有關:婚姻是爲了履行職責,而不是實現真情或表達感情。”“在婚姻中,性經歷一直被看作是一種職責,一種目的,它永遠不是一種真正慾望的表述。”或許我們會認爲波伏娃的觀點太偏激,但倘若我們試着站在她筆下的那個時代去看待問題,這一切似乎便變得順理成章了。在戰爭年代,女人會因爲墮胎而被送上斷頭臺。一個女人無法自己選擇性生活,無法避孕,那麼“母性”對她而言也只能是強加的。我們知道勉強沒有幸福,那麼強加的“母親身份”又怎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試想一下,他和她的相遇,並不是在某個浪漫的午後不期而遇,一見鍾情,乃至廝守終身。這種屬於童話般的愛情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很難實現,更何況是在那個紀律嚴明的年代。他和她往往被某個組織撮合在一起,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是因爲愛情,而是爲了繁殖後代,給組織生產新的勞動力。

因此,這種婚姻生活並不是自由的,沒有自由的婚姻是沒有意義的,男人想佔有女人,倘若在女人的心裏壓根兒就沒有眼前的這個男人,那他和她的性生活也不過是在完成組織的任務,婚姻不外乎是一種形式。波伏娃的這個觀點對現代社會也有些適用,雖然我們在倡導民主,法律也賦予我們自由戀愛的權利,但在某些偏遠的鄉村,“包辦婚姻”、“買賣老婆”的現象還屢禁不止。既然這種婚姻沒有自由,失去意義,那我們也不難理解爲何波伏娃對“性解放”充滿渴望,這也是對女性自由的嚮往。

認同她在書裏的主要觀點:除了天生的生理差別,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徵都是社會造成,男性亦然。至於這句話的網頁拓展版:女人因爲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甘心服從。有腦袋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會是波伏娃說的話,更會懷疑這是不是現代人說的話:隨着工業化程度比較高,除了野外工作,體力並不能顯示多少優勢,除非那個男人熱衷於和女人打架。 她的書得以流傳,得以認同,恐怕得益於薩特。

五十多萬的小說,一遍一遍過手,直到改到男性可以接受,才罷手。女權運動的“聖經”不過如此,女權教母也不過如此。男權統治太久,女性運動不過是一個調劑。他們明白:這只是蜉蝣撼大樹,和自己玩撓癢癢,求取他的注意力。如果真的開始燎原,他們絕對是最好的滅火者,神不知鬼不覺。這千里之堤何時才能潰,無從知道。只是他覺得這是嬉戲,一旦越界,翻臉不認人。忠誠地守護自己的地位權利。女性大多天生比較溫和,只要不觸動她的底線,和平共處,甚至犧牲部分權力也是可以的。真正的女權運動者,她不是我們還沒看到已經倒下,就是已經淪爲恐怖分子。各個政府都排斥她,甚至不如恐怖分子。恐怖分子還有基地,還有同夥。她什麼也沒有,連女人也怕她。像躲麻風一樣躲開她,她是最柔弱卻直擊人心的恐怖:曲線貼合每個女人的內心,直至女人不敢細想的東西,是內心的魔。一個人越是恐懼一個東西,越是因爲那個東西接近自己內心。就像人總是看不慣和自己有一樣缺點的人,總是這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者。

沒有女人會把自己陷到那種危險境地中去:孤立無援,孤獨終老。寂寞到皮膚龜裂得像乾涸的土地,誰也不敢那樣。男人沒有切身體會,更不可能放棄背棄自己的權利,除非受到極大的傷害。天性不會使然,耶穌也只是強調衆生。

【第二篇】

這是一本女人的聖經,是一本女人必讀的書[]。這本書看了很久,十年前大學校園裏囫圇吞棗地讀和現在經歷結婚生育後的讀,完全是兩種感受,十年前覺得作者寫得什麼玩意,這麼晦澀難懂,十年後發現她是一個冷靜的智者,精闢犀利。

一個人不是生下來就是女人,她是變成女人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男人是主要的,社會把第一性給予了男人;女人是次要的,女人從屬於男人。男人是主體,女人是客體;女人對男人,類似於黑人對白人。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權力歸於男性,女性僅僅是附庸。附庸的庇護來自權力,歧視也來自於權力。

導致這個結果是多方面的,女人除了生理原因,要經歷妊娠,痛苦而危險的分娩過程,每月大姨媽外(女人對這種不適的關注加劇了她的不適),還有很多歷史和社會的原因。

作者分析了女人的各個時期(童年、少女、已婚女人、從成熟到老年),分析了不同類型的女人(女同性戀、妓女、自戀的女人、戀愛的女人、虔信的女人、獨立的女人)的各種特點。

男女有別,作者用犀利的話語說出了這些差別,讓女人們警醒,時刻提醒自己的軟弱,並避免陷入災難。

“男人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爲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在於她受到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人們就是這樣撫養女人,從來也不教導她親自承擔生存的必要性;她便隨波逐流,依靠保護、愛情、援助、他人的領導;她讓自己受到迷惑,希望能夠什麼事不做,便實現自己的存在。”

“男人很容易逢場作戲,這足以平息他的肉慾,男人即使享用了恩惠,也對“委身的女人”投以蔑視,這種蔑視仍使很多女人陷入恐慌。”

“一個女人很容易去愛”

“女人自欺的把慾望當愛情,把愛情當宗教”,女人容易自欺欺人,活在自己內在性的虛幻中,假想中。而男人更願意活在進攻中,現實中。男人快感後產生的是釋放,女人快感後產生的是依戀,女人在情人面前找到的是自戀的神化。

女人可以找到體面的職業,卻無法實現偉大的行動。女人的精力很容易分散,放到打扮上,愛情上,孩子上,家務上,最後放在工作上,她在乎有份工作,但並不在乎是否把她做好,她不會像男人一樣聚焦,並盡最大努力把它做好。

一個男人走過,一個少女唱着歌……一個男人唱着歌,一個少女淚水滂沱。“愛情是女人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她們以愛情爲信仰,以家庭爲中心。正因爲如此,女人相比於以社會事業爲中心,以社會價值爲信仰的男人而言,只能成爲區別於第一性的第二性。”

一個經濟和精神獨立的女人是偉大,因爲他需要做出令她自豪卻也使他精疲力竭的努力。很多女人是被別人牽着走的,她不能像男人一樣做持續而持久的努力,女人要做出豐功偉業,最需要忘掉自己,忘掉自己是女人,女人要想偉大,首先要去承擔巨大的重負,成爲一個大的人,能把人類的苦難與自己聯繫在一起,對世界的錯誤感到負有責任,對它的進步感到光榮。

“孩子不是愛情的替代品,他們不能代替破碎生活的目的,他們不是用來填補生活空虛的物質,他們是一種責任,一種沉重的職責;讀後感他們是自由之愛的最高的花飾。他們既不是父母的玩物,也不是父母生活需要的滿足和不能實現的雄心的代用品,孩子,這是培養幸福的人的義務。”“夢想通過孩子達到充實、溫暖、自己不善於創造的價值,這是更加令人失望的騙局。

個人生活最豐富的女人給予孩子最多,而對他要求最少,在做出努力,在鬥爭中獲得具有人類真正價值的知識的女人將是最好的教育者。勞倫斯說:“兩個人的結合,如果是一種爲了相互補充而作出的努力,就註定要失敗,這令人想起原來就有的殘缺”婚姻必須是兩個自主的存在的聯合,而不是一個藏身之處,一種合併,一種逃遁,一種補救方式。當娜拉決定在成爲妻子和母親之前,必須成爲一個人的時候,就是這樣理解的。

社會的現實讓女人的處境非常尷尬,電影《找到你》有很好的闡述,女人只有在孩子面前是個超人,但在社會現實面前,是個弱者。“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爲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爲一個全職媽媽,又會有人覺得,不算一個職業”。一個“全選”的女人經常經歷內心的分裂,在艱難中去維持家庭和事業的動態平衡。

但無論條件多麼困難,希望女性都能“自私”一點,多爲自己考慮一點。“我只通過自己存在,也只爲自己存在”。

最後,還是用偉大的女權主義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原著裏的一段話做結尾:“女性應該獨立的尋找人生的意義、自我價值、自己的夢想,這一切與父母、伴侶及其他任何人都無關。”

【第三篇】

在閱讀《第二性》之前,我並沒有感覺到女性真正在社會中亞於男性的地位,更不用說這種歷史根源了。男女要求平等的呼聲一直都存在,但我之前卻狹隘地將這種不平等理解爲體力的區別所造成的,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以百科全書式的廣博學識,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大膽又平和的筆觸揭示了女性之所以爲“第二”性的來源,以及一個女性成長爲女性的過程和她的處境,

“在西方男人的思想中女人就是這樣的:她自由卻又受他的支配;她有自己的觀點,但最終順從她的觀點;她狡猾地抵抗着他,最後還是認輸。他的自尊心越膨脹,他要冒的風險就越大”——其實,在我們所處的東方社會也是一樣的:我們要求女性有各種柔順的特徵,在外表上女性特徵越突出越是受到男性的推崇,在性格上溫柔和賢淑成爲女性的優良品德。即使有一些特例,特別倔強和兇悍的“河東獅”也有人喜歡,但他依然基於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她兇悍,但是她會被征服。

同時波伏娃也提出了另一個觀點,那就是,當我們以爲我們征服了女性的同時,女性也認爲女性徵服了我們。那句著名的“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似乎不是誰的信口開河。男性在征服的時候大約沒有想到,聰明的女性正在將自己假扮成獵物從而達到以被征服的形態征服男人的目的。世間萬物都是如此,我們想要征服的東西一旦被征服,就會變成我們的一種牽絆。婚姻在早期主要用於確認女人成爲男人的財富,但它同時也確認了男人對女人的責任——我們以爲我們征服的是一個青春貌美的少女,但最後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家庭主婦所代表的整個家庭的瑣事。

波伏娃自己如何解決這個困境的呢?她和薩特的契約婚姻成爲一段不可複製的傳奇。她與法國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共同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但他們之間沒有婚姻,有的只是雙方自願簽署的一紙愛情契約,約定雙方在相互尊重各自自由的基礎上共同生活,在這段時間裏,他們雙方都有與別的愛人同居的經歷,但直到多年以後,他們依舊保持着青年時代純潔的愛情,相互攙扶着度過白髮蒼蒼的歲月。

這種完全取決於雙方自願、互不干涉,互不佔有的婚姻無疑是很多追求自由的人夢寐以求的,但這需要雙方的對婚姻一致的認識和高水平的道德自律,畢竟,波伏娃和薩特都是鳳毛麟角的人物,契約婚姻在平民社會的可操作性不高,它牽涉到婚外戀、性自由的道德討論和重婚或離婚財產分割、夫妻和子女贍養義務的界定等法律問題。

但基於薩特和波伏娃的成功,我想他們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由和信任對於婚姻的重要性。如果波伏娃同大多數普通女性一樣認爲婚姻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麼她不可能和薩特維持這種看似不靠譜的契約,如果薩特同大多數男性一樣認爲擺脫了婚姻就是徹底的自由,那麼他不可能依靠契約對波伏娃繼續這種純潔的愛情,契約婚姻就會徹底的失敗。他們二人基於存在主義的共識,將貌似神聖的愛情的加以生物學、社會學和哲學的理解,因此不會在生物性的妒意或佔有慾中迷失,才能給予對方充分的自由。

在中國社會,我們所受到的婚姻教育太少了,同其他各方面的道德教育一樣,我們過多相信法律,卻忽視了道德層面的疏導,我們試圖將人性約束在“正確”的規則裏,卻忽視了對它必要的解釋。

我們可以事無鉅細制定規則,卻不能真正在道德層面達成共識,波伏娃的《第二性》正是在告訴我們,兩性關係的歷史和問題的所在,只有我們看清了問題所在,才能找到正確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