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2021年高中名人事蹟素材大全

2021年高中名人事蹟素材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導語:素材的積累,就是平時知識的積少成多的過程。它是爲寫作做充分準備的。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2021年高中名人事蹟素材,希望大家喜歡。

2021年高中名人事蹟素材大全

篇一:

澳大利亞開奧運會的時候,在這片土地上發跡的媒體大亨默多克當然會去捧場。

在現場,默多克發現座位底下散落着一枚硬幣,他站起身來,然後蹲下,撿起了那枚硬幣,臉上帶着微笑。

這則細節被媒體爆炒,但我只記住了默多克的微笑,擁有億萬資產的他卻爲撿到一枚硬幣而微笑。

香港的記者曾問過亞太首富李嘉誠,“君以爲一生之中,最快樂的賺錢一刻是何時?”李說:“開一間臨街小店,忙碌終日,日落打烊時,緊閉店門,在昏暗燈下與老伴一張一張數鈔票。”

李嘉誠的答案令記者措手不及。但這真是妙答啊,一點都不做作,誰都會對這樣的快樂會心一笑。

快樂的標準是一根可以無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慾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長,快樂的標準也就越高。默多克、李嘉誠是智慧的,把快樂的標準降下來,降到人人都擁有的境地,那就快樂了。

澳大利亞還有位華籍企業家謝英福,當時馬來西亞有一家國營鋼鐵廠經營不景氣,虧損高達1.5億元。首相馬哈迪找到他,請他擔任公司總裁,他不假思索的答應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爲鋼鐵廠債重難還,生產設備落後,員工凝聚力渙散,這是一個巨大的洞,根本無法填平的洞。

但謝英福卻坦然對媒體說:“當年我來到馬來西亞時,口袋裏只有5元錢,這個國家令我成功,現在我要報效這個國家,如果我失敗了,那就等於損失了5元錢。”

年近六旬的謝英福從別墅裏搬出來,住進了那家破敗的鋼鐵廠,三年後,工廠起死回生,開始大量創造財富。

5元錢每個人都擁有,但當你擁有1萬元、1百萬元、1千萬元的時候,還會以5元的標準衡量自己的快樂嗎?

快樂像跳高,跳杆越低,我們就會越輕鬆,越無所畏懼。

篇二: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知道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是誰嗎?

這句話出自北宋名相呂蒙正所作的《破窯賦》。可能很多人對這篇《破窯賦》並不熟悉,但它卻是一篇流傳一千多年的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

相傳此賦是作者呂蒙正爲了勸誡太子而創作的,當時年輕氣盛的太子(宋真宗)不服管教,氣走了很多老師,呂蒙正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將他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婉婉道來,竟讓太子一改常態,經常虛心向他人請教。

除了文章寫得好,呂蒙正還有哪些能耐呢?爲何他能三次當上宰相?

呂蒙正小的時候過得非常不好,他的父母感情不睦,父親寵妾滅妻,還將正妻也就是呂蒙正的生母劉氏趕出家門。

劉氏發誓不再嫁人,她獨自撫養呂蒙正,過着貧窮困頓的生活。

呂蒙正學習勤奮,他認真讀書,後來高中狀元,被朝廷任命爲將作監丞、升州通判,從此步入仕途[]。

呂蒙正身上秀的品質就是爲人厚道,對人寬容,他堅守正道,每每有不公正的情況,別人都明哲保身,他卻敢堅決反對。

正是因爲他所具備的這些品質,使得他迅速獲得了宋太宗的重視,一路加官進爵。

呂蒙正升至副宰相的時候,有同僚嫉妒他,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就潑冷水,說什麼這小子也當上參知政事了呀!當時很多人都爲呂蒙正鳴不平,有的人性子急,當即便要派人去調查說這句話的人,打算以後狠狠地教訓他。

但是呂蒙正攔住了他,他說:“如果知道了那人的姓名,那我便會一輩子耿耿於懷,所以還不如不知道他是誰呢!”

還有一次,宋太宗讓呂蒙正推薦一個可以出使遼國的使者,呂蒙正推薦了一位姓陳的官員,但宋太宗一聽是他,便說此人不合適,沒有同意。

過了一段時間,宋太宗又問呂蒙正出使遼國的合適人選,呂蒙正明知道宋太宗不喜歡陳姓官員,仍然推薦了他。

宋太宗見到以後,氣的他把文書一把摔在地上,衝呂蒙正語氣不善的說到:“你怎麼這麼固執?”

呂蒙正一點也不害怕,他對宋太宗說:“不是臣固執,而是陛下不能明察,這個人是最合適做出使遼國的使臣的了,其他人都不如他,臣不願意對陛下阿諛奉承,是爲了不耽誤國事啊。”

宋太宗聽完他的話,冷靜下來,事後宋太宗對左右的人說:“朕不如呂蒙正的氣量啊!”

不止如此,呂蒙正有個老同學叫溫仲舒,此人經常說呂蒙正的壞話,而呂蒙正卻能不計前嫌地向皇帝推薦他。

呂蒙正是北宋朝廷的一股清流,他出身寒門,深知貧苦百姓的難處,再加上他天性孝順,忠厚仁善,剛直不阿,所以深受百姓的愛戴。

在呂蒙正之前,只有開國功臣趙普做到了三任宰相,趙普之後便是呂蒙正三任宰相。

後來,呂蒙正辭官歸隱,皇帝仍對他念念不忘,他的後人都受到重用,皇帝還隔三岔五給他賞賜,最後於六十八歲時逝世。

篇三: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快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着這兩座大山。他苦於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面,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裏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去。”

於是,愚公就率領着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鑿石頭,挖土塊,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運到渤海的後面去。就這樣從冬到夏,他們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驚動了鄰居。鄰居家的一位寡婦,有個遺腹子,纔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跑去幫忙。

黃河邊上住着一個老頭,人稱智叟。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說:“你怎麼傻到這種地步呀!就憑你這把年紀,這點兒力氣,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樹都不容易辦到,又怎麼能搬掉這麼多的山石土塊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看你太頑固了,簡直不明事理,連那寡婦的小孩都不如!雖然我會死的,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樣子子孫孫都不會斷絕的呀!而這兩座山再也不會增高了,還怕挖不平嗎?”

智叟聽了,無言以對。

山神聽到了愚公的這些話,擔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稟告了天帝。天帝爲愚公移山的誠意所感動,就派了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去揹走了那兩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東,一座山放到雍南。從此以後,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面,再也沒有大山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