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陽光勵志 > 陽光勵志 > 《何以爲家》精選觀後感1000字五篇

《何以爲家》精選觀後感1000字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73K 次

《何以爲家》精選觀後感1000字五篇

《何以爲家》精選觀後感1000字五篇

導語:何以爲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五篇1000字的何以爲家的觀後感,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何以爲家》精選觀後感1000字五篇

觀後感一:

男主角是在拍攝電影時年僅12歲、不識字的小難民贊恩,和電影裏不同的是,他的父母很愛他。贊恩以親身經歷出演本片,天賦異稟的他在女導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的調教下奉獻了影帝級的精彩表演,其實他沒有表演,只是把自己的過往再現在世人面前。

贊恩有着與實際年齡不符的弱小身軀,他在鏡頭下表現出與之反差巨大的成熟和擔當,這些都是因爲他遠未成年就承擔了養家活口的重擔。他和父母以及衆多的弟弟妹妹在貧民窟苟且偷生,由於他們是難民,沒有身份證,找不到像樣的工作,甚至不能上醫院。作爲長子,他協助媽媽製毒、帶領弟弟妹妹自制飲料並上街兜售、試圖保護妹妹,因爲妹妹薩哈被父母強行“賣”給雜貨店店主做“老婆”,他憤而離家出走後還照顧過一個嬰兒一段時間;後來爲了偷渡,他回家拿身份證時發現薩哈因爲生產大出血、沒有身份證而得不到醫院的救治不幸身亡時,對父母的怨和對害死妹妹的男人的恨登時井噴,操刀傷人而被收押大牢……

有網友及影評指出“貧窮是原罪”,但貧窮真的不背這鍋。贊恩一家人的窘境確實和貧窮脫不了干係,而難民問題其實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在逃到黎巴嫩定居的敘利亞難民身上放大這個問題,以贊恩一家爲例,由於全家沒有身份證,找不到正式的工作,被迫在社會底層掙扎求生,作爲父母的並沒有爲人父母的樣子,不節育、不努力工作賺錢,反而把未成年的子女當作給自己破爛的人生翻盤的籌碼,擺明一符“我窮我弱我有理”的樣子並附以“大家違法亂紀我跟風,別針對我也不應該抓我”的歪理。

難道不是因爲他們愚昧、低智、自私、貪婪、無責任感及盲目跟風而讓自己和親生子女在生死線上苟延殘喘,不得安生嗎?社會有錯,制度不完善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他們就能全身而退,不爲自己沒能好好保護孩子而內疚、自省和身體力行地避免悲劇重演嗎?

應了贊恩扔掉他的媽媽到監獄探望他而送上的點心時一句話,這是對即使失去薩哈還沒汲取教訓、居然敢再次懷孕的那對夫妻的最佳詮釋。

故事最後的高潮-----贊恩把父母告上法庭,控訴他們不應該生下自己、也不應該繼續生育。他的話簡直擲地有聲!

正是這些父母的存在,使越來越多的新難民羣體在歷史遺留問題裏泥足沉陷;他們對生命的兒戲態度及草菅人命讓下一代於苦海中輪迴。這種人怎麼配爲人父母!

幸運的是,贊恩參演影片之後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得以舉家移民挪威,不僅獲得了挪威護照,他還開始讀書寫字了。然而,在排山倒海的難民潮裏,幸運兒不過是鳳毛麟角,還有千千萬萬的孩子像電影裏的兒童一樣遭受着折磨,他們的家庭也在夾縫中備受煎熬,苦日子不知何時到頭。

我們應該感恩身處和平年代並擁有着平淡但幸福的生活,同時對國際問題給予更多關注、力所能及的幫助,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他們目前享有的一切,這並非理所當然。珍惜美好生活,謝謝強大的祖國讓我們可以安居樂業!

觀後感二:

在Zain所處的這樣的社會,似乎從兒時起就足以望見自己的一生註定的潰爛,像Zain單純這樣的孩子承受得太多,負擔得太重了,這麼侷促這麼狼狽,而最令我百般欽佩卻無比匪夷的是,如何在這如狗屎般的生活,在這毫無人性的家庭環境中尋找到自己的責任感,探尋到自己永不泯滅的人性?如何讓自己握起拳頭讓自己堅強?如何堅定地正直勇敢地承擔?如何不如何在嘈雜喧囂舉目擡頭亦是黑暗的日子裏挪步前行?自如何像Zain這樣即使是無時無刻不雙眼緋紅,還能及時用自己這隻瘦弱的手抹乾自己覆蓋着泥灰的臉上的淚水?如何在得不到絲毫安全感的時候還能做到溫暖純良,真誠與善意?所有所有的這些,電影直接沒有告訴。

如果悲痛混沌是生活的底色,不幸和事故是生活的常態,恐怕我很難做到,唯一能找到的是逃避,最容易做到的是順應,是聽從命運,是服從,是丟掉自我...

對啊,成長中的痛苦,家庭和社會的冷漠暴力,周圍一切環境的壓力,是一個全面的例子,師範給孩子的既可以是扭曲、是病態、是墮落,亦可以給孩子以警示,告訴自己這是懸崖、這是深淵、這是腐朽、這是凋敗!給孩子以示例,讓他們在每天每天,每夜每夜,每次每次的痛苦中、煎熬中、掙扎中不停地一遍一遍地重複自己對自己的警示∶我不!我不去成爲像我父母這樣的大人!永遠都不會!這樣真切的的經歷使自己痛定思痛,使在父母一代的錯誤中汲取了刻骨銘心的教訓,就好比不該自己承受的響徹的一巴掌扇在了自己的臉上,還沒驚醒,又是一記又一記的耳光,最後,終於終於用別人的錯教訓了自己,不該由自己承擔的自己承受了。而對於大人,對於即將成爲大人的我們,想問問我們自己∶我們終究避開了我們小時候時刻警示自己摒棄的那種大人了麼?好像我們沒有見過真正的“大人”。“如果養不起就別生了”,一些本該大人承擔起的責任,別留給孩子,父母並不是誰都有資格成爲的,如果不能給孩子基本所需,不能帶給給孩子物質的和精神的基本供應,那就別連累孩子了,什麼是“原罪”?我想就是影片中這些“大人”不負責任且任性的無所顧忌地生育,只懂得的是創造後一步步地摧殘與毀滅,而自己都幼稚得不如孩子,把責任推卸給經歷,藉口說“自己從小都是這樣過來的”,而一點都不知警醒,又是一代重蹈覆轍,把苦難帶給下一代又下一代,而Zain的一句“如果養不起就別生了!”。讓我們真正反思大人最基本的應該帶給孩子什麼,我想,不是必須帶給孩子什麼樣的禮物,而是最最基礎的,別把本該自己承擔的壓力和責任傳給孩子,別讓孩子爲大人的義務來買單,爲大人的狗屁債來收尾,讓孩子生來就與家庭的混沌嘈雜作鬥爭,因爲這就是“原罪”,因爲一開始,家就成了困住、束縛、陷入孩子人生的泥潭與深淵!

觀後感三: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和皮帶。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住在這裏的地獄,像一堆腐爛的肉。我以爲我們能做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這是我在電影裏聽過的最震撼的話,出自一個年僅12歲的難民兒童贊恩。 整個影片的色彩並不昏暗,不像《辛德勒的名單》整段的黑暗,不像《肖生克的救贖》的青灰,相反,影片整體沒有突出色彩的重要,光線一如平常生活一般普通,但就是這樣簡單樸實的顏色,居然壓抑的人難以呼吸,因爲,這代表着真實。因爲生活的環境差異,有時候很難去理解特定一個人的行爲,只是在發生之後無比的同情和惋惜,卻走不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可能就是“環境”的代溝吧,這裏的環境有地區環境,也有內心環境。

贊恩將自己的父母狀告上法庭的舉動令人震驚,是什麼讓他如此憤恨自己的生父母?他生活的地方是一個戰亂不斷的地區,戰爭勢必會帶來毀滅的痛苦,在那裏生活的人,即使是成年人,都難於自保,何況一個孩童。而那裏的父母不停的生育,只是爲了能夠壓榨所謂的“勞動力”,爲自己的生存提供幫助,而孩子則成爲了他們變相的“工具”。贊恩是在被迫中生存,但在被迫中,他也繼承了上帝賦予人類的天性,在壓迫中反抗的求生,過程中,也給予了小贊恩人性中最善良的屬性:他抽菸、打人、偷東西、罵髒話,甚至賣毒品,但是幫妹妹趕走流氓,幫妹妹掩飾例假,照顧咿呀學語的嬰兒,偷東西賣錢只爲了奶粉和尿布,他承擔着自己的命運,也承擔了他認爲應該保護的家庭的重擔。在污穢的環境中,他倔強的用骯髒來保護自己內心最純良的淨土,他認爲,他該活着。贊恩固然令人感到同情,他的父母固然令人感到憤慨,但是,這讓我想起了國內的一件大同小異的事情: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而對比的情形竟然令人毛骨悚然。雖然身處的環境不同,一個是顛沛流離的戰亂,一個是富足安定的社會,但爲什麼都釀成了悲劇?吳謝宇其實也深受環境的迫害,母親對他從小都是一種毫無自由的模型塑造,他沒有靈魂或者他的靈魂永遠被母親所創造的環境所壓抑着,他想爆發,他想掀開枯井,放下重擔,於是他選擇了向自己妥協,從被創造的神,走向了自己內心希望的惡魔,他認爲,他該自由。

也許是這個話題針對父母太過殘酷,也許世界上的“父母精神”已經開始變質,但影片仍然想要表達希望和美好的一面。拉希爾是一位母親,她同樣忍受着貧困飢餓的生存威脅,但很多次蛇頭慫恿她賣掉兒子時,她都不爲所動,雖然可憐,但最爲可貴的是可敬!拉希爾的一面是想告誡父母們,請根據自己的能力,善待他們的孩子。 貧窮和動盪成爲了禽獸父母壓榨孩童的完美藉口,一旦牽扯到生存,很多人都將不擇手段,一旦牽扯到利益,很多人都將紅了雙眼。歸根結底,是社會的不穩定和不健全造成的後遺症。人們或想將自己的繼任者塑造成自己想要的身份,卻剝奪他們的靈魂,或想將自己的利益掛在繼任者身上,壓榨他們的精神。去年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父親一廂情願甚至強制的將兩個女孩子塑造成了自己的樣子,但是在印度這樣一個對女性不公的社會環境中,就披上了濃濃父愛的特徵。隨着近幾年的難民潮的巨大,區域性熱戰的升級,孩童們飽受社會不公的痛苦,是否已經到了該深刻反思的時候?是否戰亂和動盪,社會的壓力矛盾到了該解決的時候?

每個人都將爲人父母,不論是政客、鉅商還是普通民衆,我們每每做出的決定和事情都將間接駕馭在我們的後代身上。“上帝從來沒想把孩子變成什麼樣,父母的自私與無能,纔是孩子痛苦一生的最大原罪。”

觀後感四:

看這個影片最大的感觸是,幸好我生長在中國。這些年中國越來越強大,保佑着中國千千萬萬的小家,讓我爲自己是一個黃種人而感到自豪[]。

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小男孩起訴他的父母,控告他的父母,生而不養。忘記是什麼場景下聽說了這部電影,因爲題材很新穎,令我有些震驚,未成年控告父母,上,這是我知識範疇裏的第一例。我深刻明白父母生而不養,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太過太過現實,當時並沒有去電影院看,一是最近越來越忙,二是人越長大,心越柔軟,接受不了殘酷的事物,美名其曰眼睛容易進沙子。

在出差的這個夜晚,拿起手機刷了這部影片。

既感慨生活的不容易,又感慨生長在中國的幸運。

贊恩是不幸的,卻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他的出生,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下,幸運的是他最終發起反抗,得到了相應的良性結果。在他的身上我看到千千萬萬和他一樣背景的小孩,敘利亞、非洲等等,這樣的小孩很多。以前說窮是一切的根源,窮讓他們一代一代,惡性循環,生一個再生一個,總覺得生完纔會有更好的生活,這就好比舊社會中的中國,那時候也是這樣,越窮越要生;而現在不只是窮,還有許許多多的戰爭導致,讓那些小孩在該讀書的年紀,卻要承受不該有的磨難。

想起《火影忍者》裏,村落的建立,就是千手柱間在經歷了弟弟們在戰爭中犧牲、經歷了太多的打打殺殺,想要結束這一切,創立一個沒有整天打打殺殺、安全的環境,小孩們可以愉快地讀書,商人們做着生意,忍者之間相互切磋忍術,一切都是美好舒服愉快的。

這就是國家的建立初衷。所以說國如果都不是國了,那麼哪裏有家呢?

贊恩在妹妹被父母賣給阿薩姆後,離家出走。我深刻佩服贊恩的勇氣,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繼續呆在這個家裏得到的是什麼,因此也註定他的不凡。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一個的選擇構成的,當你面對這樣的境地,在你12歲的時候,你是否有勇氣離家出走,去追尋自己生活的意義。

贊恩在街上求助了那麼多人無果,遇到了拉希爾,一個偷渡到黎巴嫩靠假證件度日的她,最終她將他帶回了家。

拉希爾,一個即便生活再不幸也不會拋棄自己孩子的拉希爾和贊恩的父母親形成了強烈對比。你看窮人們也有很多種選擇,拉希爾選擇對自己的小孩不放棄,贊恩的父母選擇將薩哈賣給別人,以謀求利益…

故事到這裏,贊恩過起了在家帶小孩的任務,拉希爾出去上班。贊恩照顧起孩子來也毫不含糊,小小的年紀,已能擔大任。

拉希爾從公司帶回了蛋糕,我以爲故事至少會再美滿幾天,但馬上就出現了殘酷的現實,拉希爾在市集中被拘留了,因爲沒有證件。

想到她去市集中的原因,不免唏噓。鏡頭切到她和她媽媽打電話的情形,讓人很是淚目,原來她是爲了去給她媽媽打電話,告知媽媽,這個月無法寄錢給她(因爲需要攢錢買假證件)。拉希爾的善良,她的孝順。生活的不幸並沒有帶走她身上的美好品質。

自此贊恩開始了獨自帶娃的艱辛生活,即便在阿斯普羅表示將約納姆給其它家庭收養時,仍舊小心提防着,然後用心照顧着約納斯,雖然最終無奈之下還是將約納斯交付給了阿斯普羅,但我卻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至少阿斯普羅答應,會好好照顧約納斯,將他送給條件好的人家,因爲我知道跟着12歲的贊恩,還沒斷奶的約納斯生活將不能保障。

影片中假造身份證的阿斯普羅,一開始讓我覺得是個不擇手段的人,需要拉希爾1500才肯製造假證件,其他人卻只要800,是因爲想得到約納斯所以不折手段,但最終的最終,我卻對他改觀了,至少還算是一個善良的人,在贊恩帶着約納斯去找他的時候,我很害怕他會採取強制手段把約納斯留下來,但是他沒有,他給了他們食物,讓我覺得挺溫暖,雖然說他幫助人們偷渡、製造身份證違反了法律,最終被捕。

最後的最後,我希望世界和平,國泰民安!

觀後感五:

《何以爲家》這個電影在當時院線上線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推薦,但是我對於電影並沒有入迷般地追求,所以並沒有跑上婁底去看一場,而是等到視頻網站出來了才選了個空閒的下午來好好欣賞。

我屬於一般的觀影愛好者,在看什麼電影之前也不會去研究背景或者製作什麼的,有時候會爲了喜歡的明星買單,大多數時間看劇情。所以一如既往地,我什麼也沒做就開始了觀影——其實還是準備了點東西的:瓜子。

瓜子並沒有被磕完,也從側面證明了這個影片在某種程度上是吸引人的,難怪會有這麼多人推薦。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黎巴嫩男孩因爲父母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一個老男人離家出走,又跟一個沒有身份的非法移民和她的孩子共同生活,然後因爲妹妹過早懷孕死亡而捅傷了老男人進了少年監獄等等一系列的故事——我相信會有一萬個人比我總覺得好,而且在最後片方hai放出了故事是根據男主贊恩的真實經歷改編,並且現在已經跟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了挪威,也賺了我一波眼淚。

脫離了所有的政治立場,這無疑是一部好的作品,而正如妹妹嫁的那個人被取名叫阿薩德一樣,它就已經佔在自己支持的政治立場上向別人宣傳了。我個人主張,所有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都應該好好反應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作品的虛構中也要折射出現實。若是用這個標準來說,這無疑是一部不合格的作品。我還特地跑去查了一下製作方,黎巴嫩聯合美國,法國製作——嗯,屁股已經坐歪了,拉什麼屎自然知道了。

電影出現了幾種人:埃塞俄比亞的非法移民,敘利亞的難民以及黎巴嫩自己本國的黑戶。這些人的產生不得不提到一個名詞——很多年前的“阿拉伯之春”,現在的“阿拉伯之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一開始西方世界一片叫好,什麼民主之風吹遍中東,我還記得一張非常諷刺的圖片——好萊塢巨星安吉麗娜朱莉現在一片廢墟前說着,雖然他們什麼都沒有了,但是他們擁有了民主和自由——就好比你快要餓死了,有個傻逼特地跑過來面前給你畫了一朵花;又好比你明明雙下肢癱瘓,他特地給你送來了自行車——你會不會跳起來打爆他的頭?

阿拉伯之冬最終造成的後果是本來靠着石油資源還算富庶穩定阿拉伯國家全部陷入戰亂,後又因爲一個敘利亞小難民溺水遇難的圖致使歐盟國家全部大開國門而使歐盟國家陷入當前的難民危機不可自拔。

中東之亂自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這跟英法美等國家一廂情願地給人推銷他們的顏色革命有着莫大的關係,一些公知超級愛說民主之後怎樣怎樣,若是照中東這個發展下去,民主之後發達是靠不住了,殺你全家是挺有可能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一種藥包治百病的——在知道西方的皿煮制度之前。

話題扯太遠,還是回到電影作品本身:這個電影拍了主角怎樣堅強怎樣真善美,卻對於誰造成這一切避而不談,甚至在裏面悄悄夾帶私貨——用幾隻雞和房租娶了妹妹的大反派叫阿薩德——衆所周知的敘利亞總理名字。跟汪海林先生說日本的《天堂來信》一樣,刻畫得非常煽情,卻只描述自己是受害者,而不說自己是加害者一樣。

而這部刻畫受害者的作品中的加害者卻被用春秋筆法換成了別人:阿薩德或者別的誰,反正不會是偉光正的美英法。有沒有朋友知道著名的“洗衣粉”梗?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美國一直以這樣或者那樣的類似的理由在世界橫行霸道。

在看這一類作品前,感動歸感動,我們一定要記得,這背後,是因爲一些戰爭販子肆意地向世界輸出戰爭製造戰亂,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一個和平的國家,這種平靜來之不易,更要警惕掉入一些別有所圖的人的圈套。

記住,如果你在家裏吃飯,一個外人跑進來打翻你的碗,說你吃飯的姿勢不夠與時俱進,你首先應該一巴掌給他幹清醒了,客套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