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名人名言 > 孔子相關的名言名句摘抄

孔子相關的名言名句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1、過,則匆憚改。

孔子相關的名言名句摘抄

2、吾日三省吾身。

3、不遷怒,不貳過。

4、禮之用,和爲貴。

5、聽其言而觀其行。

6、不學禮,無以立。

7、不遷怒,不二過。

8、小不忍則亂大謀。

9、巧言令色,鮮矣仁!

1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1、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2、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7、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9、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20、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21、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2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3、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24、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2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6、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7、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2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31、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3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33、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4、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3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3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3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9、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4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4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4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9、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50、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5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2、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53、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5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5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56、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8、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1、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3、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

64、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65、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66、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8、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69、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0、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71、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7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7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5、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77、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78、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79、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80、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8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2、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8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8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8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86、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87、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88、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8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9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爲先。

91、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9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93、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94、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96、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97、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9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99、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100、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1、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02、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03、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104、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