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末代皇帝觀後感1000字

末代皇帝觀後感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末代皇帝觀後感1000字

末代皇帝觀後感1000字

導語:該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爲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一生的故事。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1000字的末代皇帝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末代皇帝觀後感1000字

觀後感一:

《末代皇帝》是奧斯卡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該片獲得了1988年第60屆奧斯卡的九項大獎。這是一部中國歷史題材的電影,但它的導演卻是一個意大利人——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這部電影最初面向的觀衆也是西方人,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這部電影的臺詞全是英文,爲什麼“莊士敦”這個人物雖然真實存在卻過於偏向西方救世主。導演和編劇都是外國人,可能是出於被中國這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神祕國度所吸引,或者是對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動盪不安的社會現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又或者僅僅是對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同情才造就了這部經典之作。

《末代皇帝》雖拍攝時間較爲久遠,但片中細節的處理,人物的烘托,劇情的發展,無不讓人專注,讓人帶着腦子去觀看、去思考。我看到有的影評中提到因歷史的真實性問題而對影片的差評,對此我不得不爲它喊冤。這部電影既基於歷史又融合了創作團隊自身對溥儀和當時中國社會的理解,所以它不是一部紀錄片,影片中對這段歷史的呈現自然帶了些主觀色彩。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無疑是一部經典之作,卻也不得不說這部中國歷史題材的影片卻被一個老外拍的如此成功,我是感到悲哀的。

關於影片,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見。溥儀這個人,我是佩服而又同情的。在那樣一個孤立無援的絕境中,他生存了下來,就像籠中的金絲雀,飛不出去,卻從未放棄過逃出去。這種超乎常人的隱忍和毅力我是萬分欽佩的。曾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看到衆人對溥儀文化程度的評價是極高的。他竟可以翻譯諸如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可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卻生在如此混亂的年代,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場,我也是及其同情的。

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到觸動的不是它的情節,而是它的場景、道具、美術甚至一些很小的細節,這些細節的處理真實得讓我彷彿在看一部紀錄片。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溥儀的書房,一個小房間,光線明亮,一扇窗,一張桌還有滿牆的字畫。不同於現在某些古裝劇里豪華的尚書房,溥儀的書房簡單而又真實。

老外爲了拍好這部影片也是耗盡了心力的。據說爲了更加貼合曆史,製片方特地請來了溥儀的弟弟溥傑來擔任電影的歷史顧問,因此電影中的服裝、禮儀也更加真實。這一點我個人覺得在溥儀的登基大典得到明顯的體現,溥儀的着裝,太監的唱腔,殿外大臣跪拜的位置等。爲了拍攝百官朝拜這個鏡頭,竟動用了一萬九千名羣衆演員。這部投入瞭如此衆多的人力和物力的電影,它的成功也不是不無道理的。

觀後感二:

回到學校,我看了心心念唸的經典電影《末代皇帝》。看着溥儀坎坷的一生,剛剛遊歷完的故宮的高牆深院配着電影中一段段沉悶壓抑的宮廷樂章又浮現在我眼前。

太和殿的三聲鞭響,宣告着一個新的萬曆年的開始,而小小的溥儀成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負罪者。他不需要做一個傳統的皇帝,他不需要管理朝政,不需要費心國事,因爲中國早已不是大清的天下,百姓早已不是天的子民了,他只需要做一個紫禁城的皇帝,作爲這個帝國最後的顏面,作爲那些無法從封建社會抽離出來的可憐人的精神支柱,一個只能在紫禁城裏的神明。

時光不曾對一個朝代憐憫,更不用說是一個人了。歷史的車輪碾過,個人的渺小無法讓他做出任何改變。溥儀,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但同樣也是一個人。可他尷尬的身份在特殊的時期註定了他悲慘傳奇的命運。從被接進紫禁城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被利用,被皇室利用、被日本人利用、被整個時代利用。

他被囚禁在四方的故宮裏。紫禁城那麼小,小到到處都是高築的城牆和斑駁的琉璃瓦,困住了一個孩子的身軀與靈魂;紫禁城那麼大,大到推開一扇門還有一扇門,城外的鮮活世界對他來說永遠觸不可及。他一直渴望走出城門,尤其聽到弟弟說外面還有一個皇帝,自己的乳母被強制接出宮,自己的生母去世時······但他一直被制止,他只能待在宮裏,安分地當好舊社會的精神支柱,沒有人會向他解釋爲什麼城門外會有那麼多哭號的人。

當他逐漸習慣被皇宮庇護時,卻被國民黨驅逐出宮。曾經那麼想逃離的地方卻成爲他們最後一件避寒的大衣。他不再是皇帝了,但他還是無法擺脫皇室奢靡的作風,成了一個紈絝子弟。正當他以爲自己擺脫了囚籠,另一個更大的騙局卻來臨了。在日本人的欺騙下,他成爲了僞滿洲國的皇帝,換了一個身份接着接受世人的咒罵。“我們知道的永遠都是事實,從來都不是真相。”這句話用在溥儀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從皇帝到傀儡再到囚犯,從封建王朝到民國再到新中國,歷史不斷加緊步伐奔跑着,溥儀幾乎是被推着接受現實,被逼着戴上鐐銬。

溥儀的一生都在呼喊着一句話:“Open the door.”無論他怎麼呼喊,那道硃紅的門還是把他與死去的生母,自己的皇后,外面的世界分隔開了。“皇帝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孩子。”歷史車輪不斷前進,而他卻被無情地拋棄,時光從未憐憫他。他內心對自由的渴望也在乳母的離開下徹底粉碎——“她不是我的乳母,她是我的蝴蝶。” 溥儀的晚年很平淡,他成爲了一個普通花匠[]。他只能以平民的身份買票進入自己曾經的家。落日餘暉下,他踏入寫着“禁止入內”的太和殿,這片臺階曾經是他玩耍的地方。他佝僂着身子望向曾經屬於他的龍椅,笑着向故宮管理員的兒子解釋:“我曾經也住在這兒,那兒原來是我的位子。我曾經是中國的皇帝。”他露出狡黠的微笑,從龍椅後面掏出了他曾經藏在這兒的蟈蟈,那是在登基大典上一個大臣送給他的禮物。在那時,這隻蟈蟈要比登基快樂得多。在同樣的餘暉下,他離開了他的“家”。

溥儀經歷了數個十年,也經歷了數個時代,他彷彿是重要的歷史人物,但他更多的是扮演一個無奈的旁觀者的身份,歷史並沒有因爲他的舉動發生什麼改變,他只有被欺騙、被利用、被囚禁。他一直想做一點什麼實際的事,卻從未想到自己原來那麼渺小,只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個。世事總是難料,就像他不知道他的家會像現在這樣被人隨意參觀,不知道後人會給他一個什麼評價,儘管他曾經至高無上。

我撫摸着硃紅的帶着鏽跡的大門,越過人羣望向那寫着“正大光明”的牌匾和下面的龍椅,彷彿穿越時空,看到年幼的溥儀站在龍椅上,茫然看着伏在地上的大臣,老年的溥儀佝僂着身軀走向黃昏落日,他們的身影漸漸融合到一起,走進了硃紅的大門。

這段傳奇人生結束了,這段荒唐的歷史也隨之結束了。

觀後感三:

溥儀無疑是最傳奇的皇帝,他三次做皇帝,又三次被人從龍椅上拉下來。在貝託魯奇的鏡頭下,溥儀更像是一個無助的孩子,被歷史的潮流捲來捲去。從他第一次進紫禁城開始,他的命運似乎就已經註定。第一次踏入紫禁城時,慈禧垂死前宣告了他皇帝的身份。他就在小的甚至不懂得什麼是告別的年齡就擔起來皇帝的使命。在沒有被教導過任何義務的情況下,他最先接觸到的是權利。

經典的歷史哲學告訴我們,人類的每一場熱情表演的幕後都隱匿着一位操縱者,他是歷史的化身。在這個不太恰當的比如中,這位操縱者不可撼動的絕對統治地位使他能以舉手之勞解除人類表演中任何不識大體的舉止,並拒絕一切爲之做出的解釋的舉動。表演後,有些人走在所謂正確的軌道上,就功成名就;但並非所有人都會因此而感到釋然於懷,尤其是那些被現實的歷史進程所拋棄的那個人。溥儀就是一個這樣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正當他毫無準備的走上歷史大道時,懵懵懂懂所看到的,只是歷史末班車捲起的一片塵土。

馬克思曾說:“他們不能表述自己,他們只能被別人表述。”可憐的溥儀生存在他者的世界中,被其他旁觀者不斷建構與結構着。在每一個政權時期溥儀總在處於更大的權利之下被監管。他的第一位監管人是那些滿清遺老和病怏怏的太監。而溥儀的第二個重要的監管人是英國紳士莊士頓。他以救世者的形象出現,似乎將溥儀帶出了這片狹小的陰森囚禁地,但實際上,他只介紹了西方教育與改革思想,然而卻隻字未提更加具有轟動效應的革命政治現實。當溥儀問他1919年5月4日那天宮外所發生的一切,莊士頓十分隨意的輕輕帶過了。他激發起的只是溥儀對於表面革新的熱情,如西裝,網球等西方時尚,而並沒有幫助他衝出高牆,在真實的世界中解答解答疑問和困惑。在從師莊士頓數年之後,溥儀被國民革命軍逐出紫禁城,但是他對政治革命不可避免的到來及他小朝廷的滅亡這一事實仍麻木無絕。就這樣他離開了第一所監獄而直徑走向了另一所監獄。日本人使溥儀相信他們將幫他復辟,從而成爲溥儀的第三位監管人。當溥儀日益意識到日本人對自己的操縱,但出於對皇帝權利的無法抗拒的偏好,生生將這些“事實”壓在心裏,用無數個假象來代替它。最後,溥儀的帝王夢破滅了,他被送進了又一所監獄—撫順戰犯管理所。在這裏,管理所所長成爲了溥儀最後一任監管人。是他讓溥儀真正學會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自己。當溥儀從戰犯管理所獲得大赦,在北京找到一份園丁的工作時,“文革”不期而至。而那位讓溥儀看清自己的所長被人陷害,如今卻被當作“牛鬼神蛇”批鬥,受盡紅衛兵的欺壓。溥儀上前想去爲所長辯解,卻被紅衛兵推倒在路旁,再次成爲歷史的旁觀者。

1967年,遲暮的溥儀用一角錢買了一張故宮的門票—會自己家的門票!這時多麼大的諷刺呀,時間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進自己家,居然還要買一張門票。

當年屬於皇帝的御用道路如今已經掛上禁止入內的牌子,他狡猾的在雕龍的御道上蹣跚了幾步,又小心翼翼的迅速折回,生怕別人看見。他再次來到太和殿,坐在皇位上,拿出了藏在後面年幼時玩藏的蛐蛐。物是人非啊。歷史改變了太多太多,但藏在童年記憶裏的蛐蛐還是和從前一樣,深深的刻在生命裏。這種藝術表現讓我感懷良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影片以脆弱生靈的倔強存活來觀照歷史的跌宕與輪迴。

故宮的夕陽下,溥儀露出了微笑。宮牆上的月亮和昏鴉,正是千年來的中國的傳統意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影片的主旋律一再響起,似乎有一種滄桑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