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800字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800字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800字

導語:一個人的朝聖,可能某一天你會因爲某件事情,沒有原因,也明白不太可能,但是就是想去做,不管是周圍的人還是自己的理智都告訴自己,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自己就是想去做,更經常見到的就是年輕人的衝動。今天小編爲大家分享幾篇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800字

讀後感一

好久沒有完整的讀過一本小說。剛開始《一個人的朝聖》只是平緩的敘述風格吸引着我,喜歡雷秋·喬伊斯對風景細緻的描述,喜歡主人翁在耳邊輕輕細語的感覺,喜歡想象他在看到這些文字時的情緒。

打破主人翁哈羅德的平靜生活是從郵寄一封給朋友奎尼的信開始的,那時我只能看到哈羅德生活的平淡沉寂甚至有點祥和,並不能感受到哈羅德的痛苦。27章之前我一度認爲平淡的生活麻木了哈羅德的神經,兒童時期的陰影時不時的襲擊着哈羅德,不懂得如何去愛導致哈羅德對生活諸多躲避,一路上,哈羅德回憶着童年對愛的渴望而感到痛苦,婚後對妻子莫林和兒子戴維的所作所爲而懊悔不已。直到哈羅德給加油站女孩的那封信,我才明白哈羅德的喪子之痛,才明白爲什麼莫林和哈羅德產生了無法跨越的鴻溝。那一刻我的心沉重了很多很多,我突然理解了第12章結尾爲什麼哈羅德會張開雙臂在雨中揮打對回憶吶喊:不要。爲什麼會無法制止痛苦一向私語:原諒我,原諒我,原諒我讓你失望。

心路歷程啊!哈羅德剛踏上旅程時幾經掙扎,徘徊在放下的邊緣,又因爲一些小啓發,讓哈羅德重拾自信。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很多時候,我不正是和哈羅德一樣嗎,選取的,疑惑着,徘徊着,又堅定着。第18章開始,哈羅德是堅定的,他放下了一切不需要的東西,地圖、手電筒、膠布膏藥送給了需要的人,植物百科記在腦子裏,手錶,銀行卡郵寄回家,哈羅德輕裝上陣,卸下了不需要的累贅,欣賞沿途的風景,思考過往的人生,溫和的對待相遇的人們。這是我不能及的,我還無法卸下外界的誘惑,甚至有時會因此而感到苦惱。

小狗的加入,朝聖者的加入,正如哈羅德所說,什麼人都有。他們攪亂了哈羅德的步伐,旅途充斥着矛盾和商業的氣息。哈羅德在人羣中感到孤單,唯有夜裏獨自徘徊才能讓心得到自由。讀這段時我在想,如果是我也許會選取離開他們一個人上路,但哈羅德卻是感激並覺得有職責保護他們,直到朝聖者們一個個離他而去,包括最後小狗的離開,哈羅德最後又一個人了。又一次經歷了失去,這讓哈羅德想起了父母的遺棄,兒子的孤獨,妻子的怨恨,哈羅德崩潰了。我一度懷疑結局是不是哈羅德和他父親一樣老年癡呆,那該多麼的殘忍啊!幸好,哈羅德只是精神上極大的痛苦,對現實中自我徹底的否認,對徒步好處的極度懷疑進而導致了他如行屍走肉般的行爲。最後哈羅德昏昏沉沉的走到了貝里克,87天,627英里(1英里=16093公里),靠一雙帆船鞋。這時沒有歡呼,不是興奮,相反倒多了許多惆悵,痛苦和不知所措。人就是這樣的,這貼合常理,比如我們辛苦了半學期,考了個高分,以爲會很興奮卻沒有高興。考證書,得獎學金,拿獎金都好像是這樣的情緒。所有爲什麼會有過程很重要這句話了。我們就應在過程中多快樂些,到了結果,人總是開心不起來的。

喪子之痛如何放下,我無法想象,但幸好,莫林原諒和理解了哈羅德,也放過了自己。結局是他們回憶第一次在舞會上的一見鍾情,還有他們笑到肚子疼。到底是怎樣的一句話呢,能讓倆個人笑的如此開懷?書中是這樣寫的:“你說得對,連好笑都算不上。”哈羅德邊說邊用手帕擦眼睛。有一會他好像正常了。“那就是愛的威力。其實最平常但是的一句話,必須是我們太快樂了,所以才覺得那麼好笑。”

我喜歡靈魂跳躍時的感覺。

讀後感二

每次想翻的時候,一想到是本心靈雞湯,就會另求他選。因爲時間隔了太久,塑封上落了灰,乾脆扯了塑封瞄幾眼吧。

勒口上寫了這樣一段話:

哈羅德•弗萊,六十歲,在釀酒廠幹了四十年銷售代表後默默退休,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都沒開。他跟隔閡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國的鄉間,生活平靜,夫妻疏離,日復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來自二十年未見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寫信告別。震驚、悲痛之下,哈羅德寫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經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越走越遠,最後,他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東北,橫跨整個英格蘭。87天,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

這是哈羅德千里跋涉的故事。從他腳步邁開的那一刻起,與他六百多英里旅程並行的,是他穿越時光隧道的另一場旅行。

就這樣,我開始讀《一個人的朝聖》。

故事圍繞着哈羅德老人講起,在哈羅德長途跋涉中,作者將哈羅德的一生以回憶的方式娓娓道來。首先,自幼缺少父愛母愛,父親酗酒,不務正業,母親很早就離開了他們,他十六歲的時候父親就把他趕出了家門。後來他進了釀酒廠工作,認識了現在的妻子,並有了個兒子戴維,從小就被父親虐待的他完全不懂怎樣去做一個父親,怎樣去愛自己的兒子,最後兒子瞧不起他,妻子也恨他。作者的確把哈羅德寫得太失敗了,已分牀多年的老伴、名存實亡的婚姻,曾千般愛憐的兒子、貌合神離的親情,已分別多年的同事、隨風消散的友誼。以至於我開始幻想着後文將會是何等場面才能讓他峯迴路轉。

僅靠一雙帆船鞋走了六英里路的哈羅德,在經歷各種傷痛和疲憊後,開始買上路必用品防曬霜、藥用棉等,哈羅德相信自己的旅程真正開始了,他以爲在決定向貝里克郡進發的那一刻就開始了,現在才發現當初的自己多麼天真。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幾個起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開始。有時候你以爲自己已經展開了新的一頁,實際上卻可能只是重複以前的步伐。

記者的曝光讓哈羅德的行走不再是孤身一人,慕名而來的許多生活不如意的人們希望通過行走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小狗的加入,朝聖者的加入,正如哈羅德所說,什麼人都有。他們攪亂了哈羅德的步伐,旅途充斥着矛盾和商業的氣息。哈羅德在人羣中感到孤單,唯有夜裏獨自徘徊才能讓心得到自由[]。哈羅德感激並覺得有責任保護他們,直到朝聖者們一個個離他而去,包括最後小狗的離開,哈羅德終於又一個人了。

又一次經歷了失去,這讓哈羅德想起了父母的遺棄,兒子的孤獨,妻子的怨恨,哈羅德崩潰了。對現實中自我徹底的否認,對徒步意義的極度懷疑進而導致了他如行屍走肉般的行爲。最後一段的旅程是最艱辛的,哈羅德能看見的就是路,腦海裏什麼想法都沒有,他經常會忘記自己到底是在往哪裏走。終於哈羅德昏昏沉沉的走到了貝里克,87天,627英里,僅靠一雙帆船鞋。這時沒有歡呼,不是興奮,相反,多了許多惆悵,痛苦和不知所措。

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走在通向碼頭的路上,真相如刺破黑暗的光線襲來。她和哈羅德湊和這麼些年的原因並不是戴維,甚至不是因爲同情。她忍過這些年,是因爲無論和哈羅德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孤獨,沒有他的世界只會更加孤單。”在哈羅德走後的這87天裏,他的妻子回憶了很多,並承認哈羅德並非不愛他們的兒子,最後她決定好好和他生活。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所忽視的往往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對於身邊的人習以爲常,從不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是多麼的來之不易,甚至還會挑剔對方的諸多缺點,但一旦那個人突然離開,你纔會發現原來你們彼此是多麼的不捨。

故事的最後,哈羅德見到了由於癌症折磨整個臉已經畸形的奎妮,但87天的堅持並沒有挽回奎妮的生命,奎妮在平靜中離去。

一個人的朝聖,與其說是走在路上,不如說走到心裏,用原文結尾吧,“去接受一些你不瞭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情,如果有信念,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讀後感三

哈羅德上路了。

從他收到來自老友奎妮的信,到他決定出發,一個人走路去看望千里之外,正在病榻上喘息將死的老友,這兩者之間——不到四個小時。

庸庸碌碌,平凡安靜孤獨又莫名的執拗,哈羅德如此這般地過了大半輩子。他明白家裏擺設的每一個小細節,卻不明白活着的好處如何;他明白街頭拐彎一家家小店的排列順序,卻不明白自己的這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他了解隔壁鄰居每日的作息時間,但是卻不瞭解妻子心中喪子的悲痛和冷漠。

當生活平鋪在他面前但是是一張一眼望盡的白紙時,哈羅德打算給它上點色彩。

於是,一個看似藉口的理由,一個傳說中真正“說走就走”的旅途就此展開。

在他打電話給奎妮說,要她等着,他要過去救她的時候,或許他心裏根本還沒有做好要獨自一個人上路的準備吧?是這樣的吧,難得生活中會有這樣一個機會,慫恿着他,生平第一次任性地,不顧一切地,大步向前。

只穿着他的帆布鞋,帶着一點零錢和一份堅定的信念,甚至都沒有折回家拿行李和做好路線規劃。就在去寄信的路途中,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錯過一個又一個郵筒,就這樣自然而然隨心地前進。——“簡單到,只是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

鞋子破了就補,腳受傷了就休息,飄過每一站購買的小禮物,遇見的人,受到的幫忙,得到的無視和質疑,突然成名之後的無奈……所有這些伴隨着哈羅德一同上路。他的堅韌能夠說,簡單得近乎執拗,他不懂人情世故不明白前路漫漫也不聽他人的好生相勸,帶着那隻一路陪伴的小狗,只顧低頭——“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

在看到哈羅德抵住內心掙扎懷疑苦悶脆弱失望之後,歷經長路漫漫翻越千山萬水,跨越627公里,徒步行走87天,最後,最後,最後見到了他電話那頭,以前對其承諾過的奎妮。然而,他見到的是——“奎妮像破了的洋娃娃一樣任她(注:護士)擺佈,這就是哈羅德記憶中她最後的樣貌——一再忍受着,當別人將她提起來放在枕頭上,開着他十分反感的玩笑。”

看到那裏,故事將近結尾,我積蓄已久的情緒最後爆發,兩行淚水忍不住下落。我一路看着哈羅德前進,和他一齊期盼盼望,想象着他能夠趕在奎妮失去意識之前、在她死去之前到達,和這位改變了他一生,影響了他一生的朋友好好做最後的告別,好好傾訴一番。然而,當他到達的時候,才明白,許久之前因爲手術,奎妮的舌頭被摘除了。

好吧好吧,是不是現實都要這樣打擊人?哈羅德或許跟我想的是一樣的。他做在河邊的長椅上,一動不動。他似乎不想記起這一路以來自己的種種期望,他期望見到奎妮的笑顏聽到她的聲音和歡笑聲。但他似乎忘記了,這一路的救贖,不僅僅僅是爲了奎妮,更是爲了他自己!許久的思索之後,他最後寫出一封信,給那位當初無意間促使他急迫上路的加油站小姑娘,把他心裏最黑暗,最深處的那個祕密一紙告知。啊,他最後願意應對那段關於兒子的悲傷過往,他也最後明白如何去承受大悲大痛,如何再次,和自己的妻子牽起手擁抱並親吻彼此。我感受到他真正地快樂起來了。

故事最終結束在,他們夫妻討論着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的舞會,哈羅德說了一句逗趣的話惹得妻子笑得前翻後仰。這句話是什麼?其實這句話是什麼真的重要嗎?

重要的是,哈羅德最後明白,他需要珍惜的是什麼了。

去年。當朋友給我介紹一本“適合你這種喜歡一個人去旅行的人看的”書時,我剛從雲南四川兜一圈回來。

一個人去旅行,搭順風車坐火車,遇搭訕遇騙人遇好人,遇地震遇坍塌遇大雪,五味雜陳,能夠說什麼都體驗過了。去年那時,那是一段人生的迷惘期,剛大學畢業,在陌生的城市上班倍受打擊,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明白自己能做什麼,不明白未來究竟在哪裏。說這話矯情了,可當時確實是這樣想的。那時心裏有一個聲音說,“不如出去走走吧。”

其實我不明白自己到底能去多久,能去哪裏。但是,重要的是,我出發了,並且一路向前。

我從廣州出發,我來到形色匆匆黝黑麪容各帶笑顏的昆明,我感受過大理和雙廊的恬靜舒適,我看過香格里拉的藏族情懷,我在納帕海草原上起舞,我踏上海拔4000多米的亞丁,我走過慢節奏的成都,我飄過火車城市株洲,我回到自己的廣州。22天一路前行,我甚至忘記了,當初決定出發的時候,是爲了找到所謂的“真我”。那些散落在旅途中點滴的記憶,那些和陌生驢友的談笑風生,那些我納入眼裏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美景,或許都已然成爲了我人生的一部分,於是我最後明白,在我“尋找真我”的路途上,我又在“創造真我”,這個雞和雞蛋的輪迴,讓我豁然開朗。

原先我不是沒有真我,只是,完整的我,還在路上,等着我去尋找。

真實地應對自己,理解自己的不完整,在每一個日子裏努力着,整裝待發,隨時遇見一個路口,隨時轉彎,只爲了拾掇一路的零星碎片,拼湊完整的自己。

小說裏有這樣一句話:“這世上有許多人每一天做的事就是不斷將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這看似再簡單但是的事情,然而卻有那麼多人困頓自己的世界,無法真正邁開腳步。旅途,不僅僅僅是真正地邁開腳步前進,還有,真正往自己內心深處前進,更加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