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3篇

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3篇

導語:就知識獲取手段而言,什麼都不能取代讀書。在電視面前,教授和打工仔是一樣的,在書面前就顯示出巨大差別了。讀懂不同檔次的書,就需要不同的思想見解、不同的文化底蘊。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3篇,歡迎閱讀。

篇 1

今天把《生而有罪》這本書看完了,正好今天也有時間,所以就來寫一下自己看完這本書的感受。

這是一本自傳,作者是Trevor Noah,來自南非。作者的生活跨越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存在與消亡兩個階段,這也呼應了書名,因爲他的媽媽是黑人爸爸是白人,在當時的環境下,他的出生都是不被法律允許的,但是她的媽媽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人,獨立,勇敢,樂觀。我覺得這本書與其說是作者的自傳倒不如說是作者媽媽的傳記,正因爲有這樣的媽媽,纔會有作者今天的成就。

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媽媽多次強調,我現在追着打你是我爲愛你,當這個世界追着想要打你的時候那就真的是要狠狠教訓你了。因爲他們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保護孩子的最好辦法就是你知道外界有什麼危險,在這些危險威脅到你孩子之前就要讓他有心理準備。

作者媽媽是個很虔誠的人,每週末都要去教堂祈禱,無論風雨,疾病還是交通不便,這都不會是藉口。在文章的最後一章my mother's life介紹了母親再婚後的生活,經歷了多年家暴,卻要爲了兩個孩子,作者的弟弟,忍氣吞聲,而作者在成年後也要被迫離開母親。一家人在繼父的酗酒滋事中度日。而母親在被繼父槍擊後奇蹟的生還了,這也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作者將自己很悲慘的生活以一種幽默風趣的方式講出來,笑中有淚,這可能跟作者做過喜劇演員有關。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過這本書裏的一些片段,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去看一下這本書,不僅內容很好,而且也非常適合學習英語,哈哈哈哈,這個纔是我真正的目的。

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3篇

篇 2

化山水爲文,牽古蹟成思——讀《文化苦旅》有感

那是一次文化的旅行,無論是恢宏安詳的莫高窟,還是淒涼蕭瑟的寧古塔,抑或是悲壯肅穆的陽關,總能讓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出歷史的蹤跡,先人們留下的痕跡總能點燃他思想的火焰;那是一場辛苦而充實的旅行,當地絢麗多姿的人文風景總能與他的思想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對歷史文化的追憶更讓人回味無窮。

他就是餘秋雨先生,用《文化苦旅》濃縮羈旅與苦思,化山水爲文,牽古蹟成思。當我們捧讀這本著作,彷彿看到餘秋雨先生帶着他國土之上萬裏行過的步伐,帶着他筆下被風景嚼過的文字和被歲月釀過的情懷,向普羅大衆緩緩走來......他摒棄了那些陳詞濫調,用他獨特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筆力雄勁渾厚的水墨山水畫。跟隨餘先生的腳步,無限風光映入眼簾。不論是優美的,還是悽楚的,他的思想,抑或他的文字,都層層滲透到這萬千景色之中,讓這景色更增添了一份理性與思想的色彩。

敦煌莫高窟,在那裏守了一千年,恍如一位安詳的老者,默默地用壁畫記載一個又一個的時代的變遷。莫高窟的藝術主題是佛教,它是形象藝術的佛教,但它所承載的又不僅僅是一千年的形象的佛教史,還是一千年的繪畫史、一千年的雕塑史、一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敦煌莫高窟的恢宏是超乎想象的,是永遠讀不完的,無論你讀書萬卷還是學富五車,在敦煌面前,你永遠是個才疏學淺的小後生;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第一家。

神祕府邸天一閣所蘊藏的文化更是深沉。清代乾嘉時期的學者阮元說:“範氏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海內藏書家,唯此巋然獨存。” 自明至清數百年廣闊的中國文化界所留下的一部分書籍文明,找到了一所可以稍加歸攏的房子。餘秋雨先生寫道:“明以前的漫長曆史,不去說它了,明以後沒有被歸攏的書籍,也不去說它了,我們只向這座房子叩個頭致謝吧,感謝它爲我們民族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個小小的棲腳處。”這些藏書雖然命運多舛,最後在戰火中消失殆盡,不禁讓人痛惜。可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總有一個天一閣。文化作爲精神基因,時刻存在於你我的腦海,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卻絕不喜歡野蠻。

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初識寧古塔,我以爲那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的塔式建築,但是寧古塔沒有塔,只有那蠻荒與流放的可憐人。但是,寧古塔的歷史總是悽慘中帶着幾分豔麗,就彷彿寒風凜冽的冬日中幾點臘梅的紅一般[]。在這自然環境惡劣,人跡罕見的流放地,餘秋雨先生回望那無數文人被流放的歷史,一段段已逐漸被人遺忘的舊事也緩緩走入我們的視線。文人的到來讓寧古塔也有了文化的絢麗,《寧古塔志》《寧古塔紀略》《寧古塔山水記》等作品的相繼問世讓這個荒蕪的地方也有着文化的色彩。憑着這種苦難中的高貴,被流放的文人可以在生死存亡邊緣上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化開別人心頭的冰雪,繼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點燃文明的火種,這就是文化的魅力。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餘秋雨先生一路依雪孤尋夢裏陽關,置身於“白域”,自己被天地吞食,天地也被無盡地延伸,思維被理清,也被放空。“任何站在這裏的人都會感到自己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陽關既不像敦煌莫高窟那樣恢宏,也不像白帝城那樣世故,更不像黃鶴樓那樣華美。陽關有自己的特點,它生活在沙場之上,必然會有許多英勇將士之墓,它給人一種肅穆,使人對他肅然起敬。先生走過迎風鋪陳的墳墓,古戰場的悲泣、幻想中的驚駭,一座座凹凸中的英魂,不在史冊中留名,僅在這冰天雪地中靜默凝望着千百年來歲月劍穗的流光,何其悲壯!

《文化苦旅》似文化悲喜的嚮導,看見太多別人眼中一望足矣的風景,也掀翻太多的歷史封塵:柳侯祠的石碑,裸陳着滄肅;沙原隱泉的老尼,孤守着平靜;都江堰的石像,是至聖至善的遺言……走一程,聽一程,着墨在紙上,引思在世間。無數文化古蹟背後,是一個個高貴的生命在支撐;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勢必會經歷坎坷。因此,餘先生所說的“苦旅”,確是指創造之苦,即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藝術的重大使命,便是在寒冷的亂世中溫暖人心,給人一絲慰藉。餘先生在書中也告訴了當代人文化存在的真正方式:文化並非陽春白雪,而是鑲嵌在每一個人的生命裏。正如本書序言中所說:“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這些來之不易的文化遺蹟、歷史流光,需要我們去邂逅,去發掘。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讀罷《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文化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我們之所以回溯來處,發掘精神的河牀,最終是爲了向廣闊未來奔涌而去。我們要履行好歷史賦予的文化使命,當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守好文化的特色,傳承文化精髓,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傳承。漫漫文化路,需要我們勇敢、執着、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篇 3

不知不覺間,我的人生已到了中年,一個快要步入不惑的年紀,心態卻與少年時無二,慶幸自己在三十多年的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的洗刷下,還能保持着對生活的激情和對生命的熱愛,我想應該是閱讀在起作用,讀書總是讓我的內心充實而豐滿,面對外界的霜打風欺時有種踏踏實實的安穩感。

閱讀是一種習慣,需要從小培養或者養成,所謂的培養會更加被動一些,多是來自父母的刻意要求,而養成則顯得主動一些,往往是在無意間獲得的閱讀習慣。不論途徑如何,只要形成了閱讀習慣,必將受益終身,讓你在漫長而短暫的人生歷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在驅動力量。

下面我就分童年,青年,中年三個時間段來分享我的讀書經歷和體會。

童年

我的閱讀習慣是養成的,因爲我家裏並沒有太多的書,好像壓根就沒有,年代久遠記憶不清了,父母也沒有要求我讀書,但是我的爺爺和外公那裏卻有很多的書,有的被放在箱子底下,有的被放在高高的櫃子上,我被告誡說這些書本是大人的書,不是玩具,小孩子不要碰,於是,我就真的就沒有碰這些書。

但是,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我突然想看看大人的書是什麼樣,於是趁着去爺爺不在家的時候,拿出來一本泛黃的小冊子《聊齋志異》,是白話文版本,配有插圖,我立刻就被書裏的內容吸引,書裏面說有個人能聽懂鳥語,一隻黃鸝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衆人厭煩無比,可是他卻知道黃鸝鳥說的是要着火了,一羣鴨子走過,嘎嘎嘎的叫喚,他一聽就知道來鴨子們說的是誰家剛纔吵架了,對於動畫片匱乏的我來說《聊齋志異》裏描寫的故事就是一個奇妙大世界。

郭沫若評價《聊齋志異》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對我而言卻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我被完全吸引了,經常的拿出來看看,再偷偷的放回去,過幾天找機會再偷偷的拿出來看,這應該是我認認真真讀過的第一本書,刺激而愉快的體驗到現在也忘不了,到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偷偷的又看了很多書,《亂世梟雄別廷芳演義》,《西遊記》,這些書本都有讓人一看就停不下來的故事,閱讀時候的愉快體驗悄悄的種在了自己的潛意識裏,讀書時感覺很爽,於是慢慢的就愛上了讀書。

青年

這時候就開始買書來讀了,因爲住校,自己有了可以掌握的生活費,於是校門口的小書攤成了我的最愛,雖然只有兩家小書攤,但是我更喜歡光顧東邊的哪家,攤主是一個男的,比較容易講價錢,西邊的書攤老闆是個女的,說話不好聽,我不喜歡去,多年之後我才知道他們其實是夫妻,同時在校門口賣書,現在回想起來當初真是夠傻的,還以爲自己用腳投票已經沉重的打擊了書攤女老闆。

這時候買的第一本書應該是《曾國藩最有影響的家書》,這是一本地攤暢銷書,彙編了167封曾國藩的書信,有譯文,有背景介紹,還有點評,在最躁動的年紀裏,是曾文正公的書信讓這個青年踏實下來,“好漢打脫牙和血吞”,讓身處逆境的人精神一振,“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習字,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此後每遇到困難時,腦海就出現曾文正公的話語,激勵着自己。

青年是人生的巔峯,也是閱讀的巔峯,現在再看當時所寫的讀書筆記,發現自己仍然沒有超出當初的認知格局,不同的只不過是把筆記中寫的現實化,細節化罷了。

中年

這個時候開始買書收藏了,雖然中年之後,用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讀書已經成了奢望,手機閱讀,功利閱讀已經成了常態,但是仍然無法割捨對紙質圖書的喜愛,讀到了喜歡的書時,還是會忍不住買回來,放在書架上,偶爾翻一翻,心裏就美美的。

我的歷史觀啓蒙書

以前遺失的書也會想辦法再買回來,比如一本《萬曆十五年》,不知道被誰借走了,多年過去了仍一直念念不忘,對我而言,這已經不是一本簡單的書,還有回憶和感悟,它不是一部書齋裏堆砌的文字作品,是一副翔實的歷史畫面,是自己的歷史啓蒙老師,直到它再回到身邊纔算圓滿。

總結:總結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從讀書中的故事,到讀書中的道理,再到讀書中的感受,這三十多年一路走來,內心時常滿滿的,難道只是一種愉快的記憶嗎?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我覺得還有更深層的東西,讀書更容易的把一個人從想當然,自以爲的感性狀態中解脫出來,每一本書就像是一個微型的理論模型,像是一種可以應用到實際生活工作中的算法公式,人的大腦經過長時間的侵染,能夠更容易的邏輯化,理性化,就像書中的作者一樣層層遞進,條理清楚的表達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發現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