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作文 > 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10篇

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進行兩萬五千里長徵,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長征路上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播下革命的種子,也給我們留下巨大的精神財富。今年剛好是長征勝利80週年,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爲大家蒐集整理了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10篇,希望大家喜歡!

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10篇

篇一: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經常有年輕人主動對我說:“我爸媽特喜歡您。”在這些青年人心目中,老的中國女排更像一個傳奇,畢竟他們沒有親眼見過我們打球,更沒有經歷過上個世紀80年代。他們只是從長輩們的口中聽說了老女排的故事,可能覺得既熟悉又陌生。

我們打球的那個時候,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百業待興,很多事情要從頭開始,人們心底充滿了希望和期待。當時,在世界的舞臺上說起中國,讓咱們老百姓感覺提氣、讓別人印象深刻的事不多。所以,當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全國一片沸騰,老百姓激動萬分。而中國女排連續五次奪得世界冠軍,讓各行各業的人們歡欣鼓舞信心倍增,同時也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人民喜愛女排,爲女排驕傲!每每想起當年的場景,我總是既自豪又感動。甚至現在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會聽到粉絲們對當年五連冠的追憶。

那時是中國體育敞開大門,經濟走向世界的時期,需要我們展現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而女排五次獲得世界冠軍,讓老百姓最直觀地感受到我們中國人行!完全有能力達到甚至超過世界一流水平!從這一點說,女排當年的“五連冠”,對人民精神層面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排球運動本身。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下,老女排通過自身努力攀上世界高峯,那種奮勇拼搏、爲國爭光的精神,帶給老百姓的特殊情感力量,激起了全社會的廣泛共鳴。這正是女排精神生根開花的沃土。

在我的字典裏,“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層意思。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女排當年是從低谷處向上攀登,沒有多少值得借鑑的經驗,但是在困難的時候,大家總能夠團結在一起,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由於平時刻苦訓練,艱苦創業,不斷創新,我們才能在比賽中戰勝困難,贏得一次又一次勝利;也正是在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支持下,我們即使暫時大比分落後也絕不放棄,直至反敗爲勝。

女排奪冠之後,很多單位在工作中掀起了學習“中國女排精神”的熱潮,經濟建設日新月異。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的社會價值和時代特徵,也是鼓舞整個國家奮起直追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些年,中國取得了許多輝煌成就,在很多領域實現了突破,爲實現心中的理想奮勇拼搏,這種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時代的變化,年輕人的想法也更加多元。談論“精神”似乎在說大道理,但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國家,還是要有點職業精神。我在美國隊執教期間,常跟隊員們講,“每個球員出場比賽都是代表美國,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她們非常認同。任何一個運動員,走上賽場爲國爭光,都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人要有追求和夢想,這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正能量”。

年輕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實現自己夢想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應發揚永不放棄的精神去戰勝它。只有具備這種爲夢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才能在各自的領域裏取得成就。當年,中國女排就是用這種精神,託舉起世界冠軍的夢想;今天,無數的個人、集體,乃至國家民族的夢想匯聚成了“中國夢”,雖然時代不同了,但奮鬥精神永不過時,她是到達夢想彼岸的諾亞方舟。

篇二: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方面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爲二萬五千裏,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徵。1934年10月10日晚6點12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部隊共八萬六千人,分別自瑞金地區出發,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從而開始進行紅軍打敗國民黨的轉折點。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七百多座縣城,紅軍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裏,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征程,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但是無論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紅軍們向前邁進的步伐,都阻擋不了他們要改變中國命運的信念。他們利用自己的兩隻腳,長驅直至兩萬餘里,縱橫11個省。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二萬五千裏血與汗譜寫着一曲動人的壯歌。他們排除萬難,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鬥,戰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在一條佈滿荊棘和鮮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徵,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着一個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朝着一個夢想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爲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回首向來風雨路,如果沒有長征的勝利,哪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哪會有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哪會有我們充滿生機的活力,欣欣向榮今天?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一面旗幟引領一支隊伍,一種信念點燃一把火炬。時間不會磨平記憶的棱角,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時光荏苒,轉眼80年過去了,長征得的故事或許被時光沖淡,但是長征的精神,卻一直照耀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之上。作爲當代的人血青年,我們應該報復偉大的理想——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新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大力弘揚與繼承長征精神,艱苦奮鬥,努力創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將一身熱血投身於報國之行,揚起長征精神的旗幟,乘風破浪,將中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讓中國昂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篇三: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紅軍長征經歷了兩年的漫長跋涉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征途。渡湘江烏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過草地、翻雪山等等一系列鮮活的畫卷給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去年10月,單位組織了一次觀看紅軍長征主題動畫片《衝鋒號》的活動,觀影結束後長征精神這個詞就在我的心裏久久迴盪。我想起了小時候學校組織我們一幫小朋友觀看《閃閃的紅星》,一羣小朋友嘴裏聲嘶力竭的吼着叫着:殺死日本鬼子!現在的我已經不會和當時一樣氣急敗壞,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這樣的故事傳遞的精神就已經不是腦海裏一閃而過的畫面,我會時常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毅力什麼樣的體魄才能夠讓這樣一羣人緊緊團結在一起去完成一項看似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務。長征足足有兩萬五千裏的路程,而現在的我們僅僅是微信完成了兩萬步的運動量都要發個朋友圈“炫耀”一番;長征路上紅軍們吃皮帶啃樹根,換成是我一天不吃肉都受不了。所以說,我不得不佩服80年前的前輩們,他們身上揹負的不僅是戰爭所帶來的屈辱,也有後輩的期望。

如何在當今社會的青少年的生活工作中持續發揚長征精神,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作爲一名普普通通的西部計劃志願者,我能夠做的就是同紅軍戰士們一樣,將最終的目標牢牢記在心裏,內化爲腳步的力量一步一步將道路踩踏實。

所謂長征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就是團結一致共圓中國夢,只要將長征精神同時代精神相結合,就一定能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篇四: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經常有年輕人主動對我說:“我爸媽特喜歡您。”在這些青年人心目中,老的中國女排更像一個傳奇,畢竟他們沒有親眼見過我們打球,更沒有經歷過上個世紀80年代。他們只是從長輩們的口中聽說了老女排的故事,可能覺得既熟悉又陌生。

我們打球的那個時候,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百業待興,很多事情要從頭開始,人們心底充滿了希望和期待。當時,在世界的舞臺上說起中國,讓咱們老百姓感覺提氣、讓別人印象深刻的事不多。所以,當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全國一片沸騰,老百姓激動萬分。而中國女排連續五次奪得世界冠軍,讓各行各業的人們歡欣鼓舞信心倍增,同時也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人民喜愛女排,爲女排驕傲!每每想起當年的場景,我總是既自豪又感動。甚至現在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會聽到粉絲們對當年五連冠的追憶。

那時是中國體育敞開大門,經濟走向世界的時期,需要我們展現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而女排五次獲得世界冠軍,讓老百姓最直觀地感受到我們中國人行!完全有能力達到甚至超過世界一流水平!從這一點說,女排當年的“五連冠”,對人民精神層面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排球運動本身。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下,老女排通過自身努力攀上世界高峯,那種奮勇拼搏、爲國爭光的精神,帶給老百姓的特殊情感力量,激起了全社會的廣泛共鳴。這正是女排精神生根開花的沃土。

在我的字典裏,“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層意思。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女排當年是從低谷處向上攀登,沒有多少值得借鑑的經驗,但是在困難的時候,大家總能夠團結在一起,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由於平時刻苦訓練,艱苦創業,不斷創新,我們才能在比賽中戰勝困難,贏得一次又一次勝利;也正是在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支持下,我們即使暫時大比分落後也絕不放棄,直至反敗爲勝。

女排奪冠之後,很多單位在工作中掀起了學習“中國女排精神”的熱潮,經濟建設日新月異。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的社會價值和時代特徵,也是鼓舞整個國家奮起直追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些年,中國取得了許多輝煌成就,在很多領域實現了突破,爲實現心中的理想奮勇拼搏,這種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時代的變化,年輕人的想法也更加多元。談論“精神”似乎在說大道理,但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國家,還是要有點職業精神。我在美國隊執教期間,常跟隊員們講,“每個球員出場比賽都是代表美國,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她們非常認同。任何一個運動員,走上賽場爲國爭光,都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人要有追求和夢想,這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正能量”。

年輕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實現自己夢想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應發揚永不放棄的精神去戰勝它。只有具備這種爲夢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才能在各自的領域裏取得成就。當年,中國女排就是用這種精神,託舉起世界冠軍的夢想;今天,無數的個人、集體,乃至國家民族的夢想匯聚成了“中國夢”,雖然時代不同了,但奮鬥精神永不過時,她是到達夢想彼岸的諾亞方舟。

篇五: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今年是中央紅軍開始“萬里長征”80週年。80年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迫使中央紅軍於1934年10月10日晚從中央蘇區開始戰略轉移。歷時一年、歷經磨難、橫跨11省、行程兩萬五千裏,終於在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吳起鎮。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10月22日在吳起鎮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宣佈,黨中央和陝甘支隊已經完成了一年的長途行軍。這標誌着偉大長征的勝利結束。爲緬懷以毛主席爲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數犧牲及健在的老紅軍們的豐功偉績!特發毛主席在1935年12月27日於陝北瓦窯堡所作《論反對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中的這段話以示紀念!

同志們,你們看,差不多1年半以來,中國的3支主力紅軍都在作陣地的大轉移。從去年8月任弼時同志等率領第6軍團向賀龍同志的地方開始轉移起,接着就是10月開始的我們的轉移。今年3月,川陝邊區的紅軍也開始轉移。這3支紅軍,都放棄了原有陣地,轉移到新地區去。這個大轉移,使得舊區域變爲游擊區。在轉移中,紅軍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們拿着整個局面中的這一方面來看,敵人是得到了暫時的部分的勝利,我們是遭遇了暫時的部分的失敗。 這種說法對不對呢?我以爲是對的,因爲這是事實。但是有人說(例如張國燾):中央紅軍失敗了。這話對不對呢?不對。因爲這不是事實。馬克思主義者看問題,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體。一個蝦蟆坐在井裏說:“天有一個井大。”這是不對的,因爲天不止一個井大。如果它說:“天的某一部分有一個井大。”這是對的,因爲合乎事實。我們說,紅軍在一個方面(保持原有陣地的方面)說來是失敗了,在另一個方面(完成長征計劃的方面)說來是勝利了。敵人在一個方面(佔領我軍原有陣地的方面)說來是勝利了,在另一個方面(實現“圍剿”“追剿”計劃的方面)說來是失敗了。這樣說纔是恰當的,因爲我們完成了長征。

講到長征,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麼?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別截,路上遇着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隻腳,長驅2萬餘里,縱橫11個省。請問歷史上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麼?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11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佈,只有紅軍的道路,纔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衆怎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佈了許多種子在11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穫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產黨,它的領導機關,它的幹部,它的黨員,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誰懷疑我們領導革命戰爭的能力,誰就會陷進機會主義的泥坑裏去。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直羅鎮一仗,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着陝甘邊區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紅軍長征回憶史料1》)

向以毛主席爲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致敬!向開國將軍們致敬!向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致敬!

篇六: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一提起長征,人們不禁想到不怕苦、不怕累,但想到不怕苦、不怕累,人們又會提到學習,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學習,就是艱苦的長征。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開始了長征。從聽音樂陶冶情操,到背古詩提高修養,我們在家長的指導下步步前行。到了幼兒園,畫畫、寫字、遊戲,老師幫助我們繼續進步。漸漸地,我們有了基礎的能力,爲以後的漫漫長征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上了小學。此時的長征,已經從打地基伸展到建設,開始與大世界接觸。一年級,我們飛奪瀘定橋,用最快的速度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邊走邊學。三年級,科目增多,我們繼續巧渡金沙江,吸收進這些知識,擴張認知面。五年級,與人的接觸也成了必修大事,我們隨即擺開架勢,汲取做人處世的道理,讓五嶺、烏蒙成爲我們的墊腳石。在這一段艱苦的學習路程中,一次次考試就像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他們考驗我們的能力,成功了,不要輕心,繼續發揚;失敗了,不要灰心,繼續提高。而學習路上的種種困難,則像長征途中的斷糧、寒冷、迷路、受傷等威脅。它們可能暫時把我們打敗了,但我們會重整旗鼓,努力推翻它,踏上陽光大道

現在,我們正行走在長征路上,展望以後的長征路,我們充滿信心和希望!

篇七: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隆隆的炮聲中,紅軍戰士接二連三的倒下;瓢潑的暴風雨中,紅軍戰士跋山涉水;瀘定橋上,紅軍戰士奮不顧身……耳畔炮聲隆隆,心中的熱血在沸騰…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創造的壯麗史詩,70年歲月流逝,但紅軍氣壯山河的英雄壯舉,長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依然讓我們心潮激盪、熱血澎湃。伴隨着感人的畫面,我的心靈中分明感受着一種震撼。在那艱苦的歲月裏,是什麼支撐着紅軍戰士勇往直前;是什麼讓他們坦然面對死亡的威脅;是什麼讓他們不斷成長,走向勝利?他們的精神震撼着我們,心中的疑問讓我更加欽佩他們。

慘烈的戰鬥磨礪了紅軍的意志,親人的犧牲,戰鬥的勝利激發了他們的鬥志。主人公王瑞由一名膽小、幼稚的伢子成長爲有着堅定意志的共產黨員。這其間,“跟着走”是一直激勵着他成長的航標,由起初的盲目“跟着走”到最後的堅定地跟着黨走,跟着勝利走。這似乎在啓迪着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坎坷,會有迷茫,最關鍵的是讓自己心中有一盞明燈,新時代我們不需要面臨槍林彈雨,我們不必忍飢挨餓,但挑戰依然存在,工作中的困惑、矛盾,合作中的衝突,前進中的失敗,預設目標的偏離……

曾經有過困惑,學習、就業壓力在加大,要求在提高,很多時候會覺得衆多的任務包圍着自己,甚至有一種壓抑的感覺。想想戰爭年代,革命先輩連性命也付出了,如今的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克服呢?想着這些,心中會變的坦然、平靜,會覺得充滿幹勁。當值周的時候,搞好教室、宿舍的衛生;當走在操場上的時候,彎腰撿起紙屑;當同學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你的臂膀……我們要做的就是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小事,就是將這些小事,簡單的事情堅持着做好,做足。看着操場因你的勞動而變得整潔,同學因你的關注而轉變,心中的快樂會久久迴盪……當你心中煩悶的時候,大聲告訴自己有一份讓你牽掛的學業,畢竟是一件幸福的事,沒有了忙碌的牽掛,人生會變得無趣,那將是灰色的人生,努力讓生活、學習更有活力。讓學習的煩惱與快樂同在,將煩惱縮小,將快樂放大,你會發現那是多麼有意義。當你的怨天尤人,不能改變現狀的時候,腳踏實地的努力是最好的出路。今天的我們需要淡薄、寧靜的心境,需要那份執着的追求。

的確,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困難擺在眼前,我們同樣需要清楚航向,心中有指引的明燈,明確“跟着走” 的方向,“想想長征二萬五,想想革命老前輩!”我們的心靈會得到洗滌,我們也會走向勝利……

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精神,要時刻牢記這種精神,更要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並將其發揚光大!我們要將長征精神作爲我們的精神支柱,取得我們個人的長征的勝利,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征程的勝利!

篇八: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表弟在城裏打工,屬於標準“農二代”。像他這樣的“農二代”幾乎遍佈全國,他們遊走於城市各個角落,猶如滿天繁星。作爲大他10多歲的表哥,我看着他長大,也體悟着他成長的艱辛。

表弟職校畢業,學的是建築工程設計,剛走出校門就找到了工作。彼時,他對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等我在城裏掙夠了錢,就回農村去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

受父母影響,表弟工作特別勤奮。我當時覺得,每天辛苦掙錢只是淺層追求,“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纔是其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目標。幾年下來,他通過艱辛拼搏,攢下一點積蓄。但這點錢,用表弟的話說,“根本不夠回鄉改變落後的農村面貌”。去年,在父母和親朋支持下,他東拼西湊在城裏按揭了一套商品房,並與一個打工姑娘談起了戀愛。看樣子,兩人說不定哪一天就會結婚。自此,表弟再不提回鄉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事。原有的理想對於今天的他,似乎已如過眼雲煙。

表弟今年才24歲,一點不缺年輕人的朝氣,可漸漸遠去的昔日理想、日益濃厚的“實際選擇”,不免讓人五味雜陳。是現實太殘酷,還是他當初確立的目標過於高遠?面對如今已是“城裏人”的他,我竟也像霧裏看花,難以作答。我常想,與一些條件更好的年輕人相比,表弟的確儲備得還不夠,讓他單槍匹馬去改變農村的落後,確實有點“自不量力”。正如他也時不時自嘲:把房子的借款、貸款還清,能在城裏安身立命,就不錯了。

區區幾年,一個人便失掉了爲最初理想而奮不顧身的勇氣。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丟棄了爲理想而戰的意志,無異於泯滅了夢想。表弟的`生活,可能也會慢慢變得庸常而實際。而表弟想過的“城裏人日子”,恐怕還需要一個“進化”過程。戶籍在農村、血脈親情在鄉間,醫療養老、子女就學、融入城市等問題,都得放到新型城鎮化的大籃子裏統籌解決,時間上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意義上,不得不說,表弟雖身體進了城,卻仍像天空中浮着的一片雲——城市不屬於他,農村又無法回去,只好生活在搖擺不定的夾縫中。這個“夾縫”,讓“農二代”充滿了迷茫、困惑、焦灼不安,更折射出當今中國城鎮化進程必須直面的一個大問題。

慶幸的是,表弟還心存希望。一次聊天他對我說,夢想還有,只是暫時無處安放。雖生活在“夾縫”中,但恰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最好平臺。無論是繼續在城市打拼,還是將來重回農村,他需要等待機會,等待自身條件臻於成熟。“這個時代,已經給了我這樣的‘農二代’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幹嘛要自尋煩惱?”表弟說這話時,沒有振臂高呼,卻字字真誠真實。他認爲,把大夢化小、把小夢落到實處,纔是他現在最該考慮的。

看來,表弟還“回得去”!拉着他在熙來攘往的城市裏穿梭,心頭也跟着陽光起來。有夢想就有希望。不管紮根城市、還是回到新農村,如何讓“農二代”們更爲自如地進退,是這個時代城鎮化大潮無可迴避的課題。

篇九: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長征在我黨我軍歷史上空前絕後,是中國革命歷史畫卷中最爲壯麗的一頁。毛澤東同志評價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在我 看來,這個評價是從紅軍長征對外部的影響來說的,如果從對內部的影響來說,長征實際是篩選機。它將黨和紅軍內部信仰不堅定者、意志薄弱者、怕苦怕死者,從 隊伍中清除出去,將革命理想主義者、革命英雄主義者、革命樂觀主義者留了下來,一個人數極少,但信仰堅定、意志堅強的民族精英羣體出現在中國西北部偏僻的 延安小城。長征猶如一面篩子,篩去了虛空的秕穀,留下了飽滿的籽實。

中央紅軍從江西中央蘇區開始長征時,五個軍團加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等共計86789人,渡過湘江時只剩下3萬餘人,轉戰雲貴川三省,損失進一步 加大,至紅一、四方面軍會師時,紅一方面軍實際兵員爲1.8萬人,過草地時紅軍分爲左右路軍,一方面軍分兵5000人到左路軍,剩餘8000人的紅一方面 軍通過臘子口,到達陝北時只有6000人。需要指出,紅軍長征一路減員,但也一路擴紅,通過粵漢鐵路時曾擴紅4000餘人,紅三軍團佔領宜昌時,擴紅四、 五百人,佔領遵義城後又擴紅4000餘人。長征像一面篩子,紅軍人數不斷減少,同時又不斷加進去,再不斷減少。

減員不僅有在激烈戰鬥中犧牲者和受傷留在當地的,也有開小差的、掉隊的、逃亡的、分裂的和變節者。紅軍長征前後叛變的高級將領就有:中央軍區參 謀長龔楚、紅十六軍軍長孔荷寵、湘贛省委書記陳洪時、閩浙贛省委書記曾洪易、閩北分區司令李德勝、閩贛分區司令宋清泉、贛粵分區參謀長向湘林、閩贛分區政 治部主任彭佑、紅十軍副師長倪寶樹、瑞金遊擊司令部政委楊世珠。至於分裂者,首選當屬紅四方面軍的統帥張國燾,他在長征即將勝利之際公開背叛黨,另立中 央,分裂紅軍,後來雖到達陝北,但最終還是投靠國民黨,成爲黨史上三大叛徒之一(另兩人爲顧順章、向忠發)。

長期以來,許多關於長征的著作在講到中央紅軍湘江之戰的損失時,基本上都是這樣表述的:“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與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時的 8.6萬人銳減到3萬餘人。”給人的印象是,中央紅軍這5萬餘人的損失,基本上是湘江之戰造成的。其實,在湘江戰役之前,中央紅軍就有較大減員。據石仲泉 《長征行》(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記載,在突破敵人的前三道封鎖線時,中央紅軍已減員2.2萬人。其中:突破第一道封鎖線減員3700人,突破第二 道減員9700人,突破第三道減員8600人。湘江之戰紅軍損失3萬餘人,尤以紅五、八、九軍團損失最爲嚴重。湘江之戰的損失,加上突破前三道封鎖線的減 員,至此,中央紅軍共減員5萬多人,尚有3萬多人。

長征減員分戰鬥傷亡減員和非戰鬥減員兩種情況,戰鬥減員主要是湘江之戰造成的。但毋須諱言的是,由於嚴酷的鬥爭環境,部分紅軍指戰員因對革命前 途喪失信心而離開隊伍,所以部隊減員中有相當部分屬於非戰鬥減員。中央紅軍突破前三道封鎖線總體上沒有打大仗,可全軍減員卻達2.2萬人,這其中,除了一 部分屬於戰鬥減員,還有一部分因國民黨飛機轟炸傷亡,以及傷殘病留在當地外,有相當部分是開小差的、掉隊的、逃亡的、拖槍投敵的。這些情況在肖鋒《長征日 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陳伯鈞日記(1933-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等回憶錄中均有記載。

長征是悲壯的,這種悲壯不僅源自嚴酷的自然環境、嚴苛的生存條件、殘酷的戰鬥考驗,我認爲更源自同路者的離去和背叛。人是社會動物,昔日和自己 朝夕相處的同志的背叛,所形成的內心衝擊遠甚於來自敵方的打擊和自然條件的挑戰。“工農分子來當兵,是拿着腦袋搞革命。”而一些投機者、意志薄弱者、信仰 不堅定者,在革命高潮時投身革命隊伍,當革命遇到挫折時,他們經不住嚴峻考驗。一些故土難離的農民脫離紅軍隊伍也在所難免。正因如此,那些始終留在革命隊 伍中,走完漫漫征途的紅軍指戰員,和那些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就更加令我們敬仰。

長征作爲篩選機,分出了良莠,成爲黨和紅軍提高純潔性的一種機制,這種機制再一次證明了一個真理:置之死地而後生。長征作爲篩選機,不僅篩出了 徹底的革命者和革命隊伍,而且篩出了黨的正確思想路線、政治路線、軍事路線,篩出了卓越的領袖,也篩出了我黨我軍優良的革命傳統和作風。換句話說,黨的思 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都經歷了長征的洗禮和檢驗。今天要從嚴治黨、從嚴治軍,缺少長征這樣的篩選機制,是註定要失敗的。

長征勝利80年後,我們黨和軍隊身染沉痾,極需要類似長征這樣的篩選機制來加以救治。這種篩選不是靠洗洗澡、照照鏡子、紅紅臉、出出汗所能根本 解決的,需要將全黨置之嚴酷的鬥爭考驗中才能獲得新生。旅遊體驗式的重走長征路不行、反覆吟詠一代偉人的名言警句不行、閉門修煉式的學習教育不行、脫離羣 衆的反腐同樣不行。那麼,怎樣才行呢?毛澤東同志以其堅定的革命理想、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遠見卓識的戰略眼光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 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新長征,這纔是從嚴治黨、從嚴治軍唯一正確的篩選機。文革旨在防止一個新階級的產生,因此,在這個新階級業經產生 之後的今天,重複文革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開展適應新形勢下的偉大斗爭,才能保持黨的純潔性,舍此,別無他途。

篇十:2016我的長征路我的中國夢徵文精選範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再次朗誦毛主席的七律《長征》的時候,兩萬五千里長徵已經是八十年前的往事。

80年並不遙遠,紅軍在長征中巨大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至今仍會讓我們熱血沸騰。長征路上的老紅軍見慣了滄海桑田的變換,飽嘗了風霜雨雪的洗禮。留下了可敬可貴的長征精神時刻激勵着後人。

毛主席說: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重新認識長征,解讀長征,我覺得長征還應該是一部教科書。甚至,長征可以指導我們工作、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而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兩個字——精神。

那麼,紅軍長征都遇到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呢?我們不妨翻開書冊回顧歷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準備與二、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過半。

12月,黎平會議後,紅軍改變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

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佔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

會後,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

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鬥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

隨後,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結束。

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

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

我認爲,這裏面最重要的是堅持到底的精神,革命必勝的信念。

我們知道長征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在迫不得已的情況開始的。但是長征卻從開始的戰略轉移逐漸演變爲紅軍擺脫和擊退國民黨反動派圍追堵截的勝利行動。紅軍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戰爭史上的奇蹟。到底是什麼使原本弱勢的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使紅軍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也最後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

爲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爲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纔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爲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纔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爲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纔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信念支撐着紅軍由劣勢轉爲優勢,支撐着紅軍走向了勝利。長征的勝利不是偶然的、暫時的,而是必然的、永恆的。回顧歷史,歷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現在眼前。官渡之戰中曹操運用幾萬之衆大破袁紹十萬大軍;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不過數萬兵將卻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淝水之戰中謝石、謝玄率八萬之衆勇擊苻堅百萬雄師……然而這些只是憑軍事家的謀略,而且他們無法改變中國戰亂的歷史。唯有紅軍以數萬之衆在共產黨領導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勝衝破了蔣介石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走向長征的勝利!走向中國革命的勝利!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去過了大半個世紀。照現代社會這種急速更新換代的觀念,早已是好幾個時代過去了。按我們熟悉的某種號召“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再說下去,就成了梟鳴似的煩擾,不免令人生厭。然而長征卻不同。人們總在不斷的言說、探究、拷問。我想或許是由於長征所代表的一種精神吧——一種全人類永恆追求的精神——堅持到底。

長征是一個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過程。這其中的艱險自是我們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難以想見的。後有追兵,前途漫漫,環境險惡,糧食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而我們的前輩卻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撒滿了長征的每一個角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展望二十一世紀,我們深信,中國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會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