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作文 > 有關共享單車作文

有關共享單車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現如今“共享單車”成爲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興事物。如下爲勵志網爲大家帶來的有關共享單車作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共享單車作文

有關共享單車作文【1】:由共享單車引發的思考

現如今“共享單車”成爲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興事物。它的發展體現了一些規律,揭露了一些醜惡,使得人們不由得開始思考這社會上的許多問題以及我們能爲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共享單車暴露了哪些問題?法國作家大仲馬曾經說過“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個看似簡單的爲人之道在早已從禮治社會轉型爲法治社會的今天不免顯得有些蒼白。人們大多隻考慮自己周身小範圍的利害問題,譬如:明天上課時間比較早,給共享單車上個鎖吧,萬一被別人騎走就麻煩了。但卻從不考慮早起找車的人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一輛共享單車卻發現被上了鎖時的心情,這是利己主義的問題。路上遇到的號碼牌被人爲損壞、遮蓋的車輛,一部分是爲利己主義所害,但還有一部分是行業競爭對手如出租車、三輪車司機爲利益所做的,這是惡意競爭的問題。而個別商家不退押金餘額、車輛分佈不均導致使用不便,這又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

遇到這些問題該如何應對?不久前網絡社交平臺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男子手持電鑽,專門幫共享單車“迴歸自由”,視頻一出便受到了廣大網友的普遍讚揚。我們可以對這樣的行爲進行肯定,但確實難以效仿。這同時體現了社會的多樣性:有給車上鎖的人,就會有給車拆鎖的人。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用正確的行爲使多數人明白正確的做法,讓利己主義者心生慚愧,進而對其行爲加以改正。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倖存者偏差”,意爲少數派明顯的行爲使人們誤以爲他們是主流,例如讓一批人試用一種副作用強烈的藥品,少數人吃完療效明顯,於是他們便去向大衆推薦這種藥,殊不知多數因副作用致死的人已經無法發聲了。新聞有時便是這樣,人們往往會過於關注事物人物被報道的陰暗面,卻忽略了絕大多數的人依舊是正面的,雖然存在惡意損毀車輛的人,但大多數人還是對共享單車抱有積極態度並已準備立法管理它的。我們應該合理提出意見,並對正在發展的新生事物抱有一定的耐心與包容。不論是惡意競爭抑或是體制的不健全,最終都會有各自的解決辦法。

黑格爾曾經說過“存在即合理”。這體現了現實事物理性的一面,同時也表明了其因果關係。共享單車既應運而生,定會有一個合理的歸宿,不論是成功或是失敗,我們都應理性地看待它的發展。做好自己眼前的事,做一個正直的、不同流合污的人,少些戾氣,多些耐心,社會會因我們而美好。

 

有關共享單車作文【2】::“真亂”還是“不想管”

最近,一輛輛炫目的共享單車已經進入了北京人的'生活,在幾乎每一條街,每一個小區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作爲一種新興的事物,有關共享單車的法律卻遲遲沒有出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私自上鎖、更換二維碼、隨意停放。這是大多數消費者的責任嗎?我認爲不盡然。

引起一輛輛無辜單車被破壞,並不全是消費者的過錯。隨意停放,何爲隨意停放?共享單車從開始到現在也沒有在自己的軟件上劃出停放範圍。既然沒有規定,爲何說別人隨意停放。惡意破壞二維碼,這確實是怪那些破壞他們的人,但如果在二維碼外面裝上保護呢。其實做出這些不文明行爲的人都是那些“非消費者”。他們不騎,所以纔會去破壞。所以,共享單車其實並不亂,只是沒有人願意管,不管是消費者嗎,商家,還是有關部門,沒有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只要想管,便可以減少大部分的不文明行爲。

從消費者的角度,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共享單車,我們看到它,使用它時,應該要看護他,一點點善行的積累,最後總會獲得回報。

從商家來講,共享單車是爲了方便那些遠距離騎行的人。所以可以使用階梯性價格,“越遠越便宜”,每一公里的價格遞減。可以在每輛車上裝上GPS定位,同時每公里路邊建立一個共享單車停放處,所有人使用完都應該且只能把車停在裏面,否則不能鎖車。我想:半公里的步行應該不算遠吧。同時,可以在電視上、單車上放一些公益廣告,呼籲大家不要隨意破壞“共享”的氛圍。只要商家們願意真正這樣做,而不是一味的以降價來吸引顧客,那麼私家鎖,二維碼和亂停亂放這些問題也許就能漸漸杜絕了吧。

從有關部門的角度,應儘快出臺相關法規和處罰措施,還可以採取線上舉報等方式來發現和處理這些不文明行爲,只要有了罰,那這些“非消費者”在破壞單車時就會有所忌憚。這樣,破壞單車的行爲也會快速變少吧。

這些是我的一點思考,從“真亂”到“不亂”的橋樑便是“管”,只要大家都站出來,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共享單車一定會成爲北京一道亮麗的風景。

 

有關共享單車作文【3】:在變好

的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好:老人倚老賣老、閒人虐待動物、公車上吵鬧不堪、髒亂的垃圾滿地堆積……但是,在意識到“不好”的同時,明理的老人越來越多,虐待動物相應的法則隨之出臺,司機隨時會提醒喧譁者,曾經亂丟垃圾的我們修養也在提高……世界,難道不在越來越好嗎?

關於被破壞的共享單車,我想我很有發言權。某天上學,共享單車拯救了沒帶公交卡的我。我本以爲能順利趕到學校,沒想到它卻將我拉入一個意料之外的地獄。區區四公里,我換了三輛車,騎了足足一節課的時間纔到學校。種種問題在這四公里都暴露出來:第一輛車剎車壞了,第二輛座椅壞了,第三輛由於第二輛車付款時出了點問題遲遲騎不了……還有由於早高峯用車的人多、停車區域散,我只能將就着騎着去找下一輛。生氣、着急弄得我身心俱疲,這次事件後我真的是再也不想用共享單車了。

然而在類似情況屢見不鮮、共享單車問題紛紛上報、大夥兒義憤填膺地譴責國人素質時,我身邊卻出現了一羣默默行動的人。他們都是我曾經的同學,自稱是在“拯救單車”,或許是出於對機械的興趣,關於汽修的知識總比別人高一截。他們從偶然路過的單車開始,修鎖、換鏈條、補輪胎、還原車牌……每每刷朋友圈,總能看到他們發出來的“這是我們拯救的第XX輛共享單車,號碼是……”後面還要加個呲着牙的笑臉,滿滿的喜悅溢出屏幕,直擊我心。我不禁開始思考:當破壞者出現時,我們究竟在幹什麼?改變了什麼?

有人會說,那些沒素質的跑了,我們憑什麼留下來收拾他們破壞的?我以爲,這應當也是種責任,當環境被不負責任地破壞時,我們應負起建設更好環境的責任。所有人都處在大環境下,處在世界中,如果連生活的一部分都可以袖手旁觀只說不做的話,在家又爲何整理房間?莫非是家中大門可以鎖住無孔不入的霧霾,窗戶可以吸收日益增強的紫外線,亦或是舒適的小屋可以提供逃避的港灣?就像共享單車項目,如果人人都站在遠處,那這個旨在綠色出行保護環境的優質項目豈不是要擱淺了?在公益項目前,所有人都選擇享受而不是發揚光大,真是既可笑又可悲。若不先將基本設施變好,行動又怎會變好,環境又怎會變好?

感謝那羣自願修整單車的同學,感謝他們提醒我思考,感謝他們讓我明白應該“變好”而不是“更糟”。即使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也不代表不會產生改變,況且商家也在行動。每次看到創始者在電視上努力呼籲大家善待單車、地鐵站附近碼的整整齊齊的單車時,我都能感到情況比上次變好了一點點。也感謝商家沒有在輿論中放棄這個項目。生活在變好,世界在變好,希望所有人在遇到糟糕的事情時,都能相信它會變好,能站出來讓它變好。不如意時,我們不能失去“變好”的信心。

我們要變好,世界在變好。

 

有關共享單車作文【4】:“野蠻生長”仍需腳踏實地

十二個月前,北京的街頭和十年前無異,轎車、公交車、家用自行車共同涌向目的地;六個月前,在街的拐角,在地鐵旁,出現了點點黃色,人們紛紛上前,端詳、打量;如今,單一的黃色變成了五顏六色,北大里的共享單車騎向了全市,騎向了全國……

但是,當車牌號從幾千號擴張到六、七位數,當一兩個品牌變爲人皆欲分羹,共享單車這個產業,也是時候慢下腳步,好好反思了。

可以理解,當企業以指數型發展,名聲呈星火燎原之時,其管理便成了問題。人們怎麼會看不見呢?當人們支付的押金,儲的款項沒騎兩次就被無底洞吞沒,經濟損失無從尋要。人們怎麼會看不見呢?當沒了車座沒了腳蹬沒了鏈條的車在被屢次報修後仍躺倒在街頭仍頹廢在校園,這對市容市貌之損害比之丟垃圾又怎樣?當社會輿論將矛頭指向人民素養,中華劣根的同時,這些新興企業怎麼可以不反省自己對消費者的承諾,怎麼可以不回溯創立之初打造綠色城市的構想。自行車的款式代代更新,甚至壞了一輛車,就添上兩輛新的,但那輛舊的絕對不能成爲城市污點。管理,其一大患也。

那些有財力物力的傳統豪強也絕不會輕易讓創業年輕人的夢想得逞,這爲街頭帶來了新的色彩,促進了行業的前行,卻不可避免地趨向惡性競爭。這些企業之間幾乎沒有祕密,有的只有心知肚明。各家企業愈發趨同,若是你給車子安上了車框,那麼我也絕不能怠慢了;若是你的車子換了新型鎖具,那我也得跟着換。長此以往,當街上的各品牌的共享單車只是刷了不同顏色的漆料,那麼這對這個產業有百害而無一益,競爭固然重要,但絕不可盲目,並非說學習借鑑有何不好,只是盲從令人憂慮。

這個市場仍然在“野蠻生長”,甚至沒人能夠真正預料到它在何時會達到飽和。但這個產業的問題與弊病已經暴露。好在,好在社會對共享單車這個新興事物仍呈歡迎接納的態度,留給他們解決的時間尚多。而一旦他們調整管理方式,讓顧客,讓城市舒心;讓競爭變得多元而良性,我相信,綠色未來城市,不是夢。

但在此之前,“野蠻生長”仍需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