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勵志文章:真正限制你變強大的,是你的內心

勵志文章:真正限制你變強大的,是你的內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去年年底,我獨自一人,從北京開車到廣州,一路三千多公里,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人和人的差別究竟在哪?人和人之間爲什麼會有差別?我想到了一個詞:拆掉思維的柵欄。

勵志文章:真正限制你變強大的,是你的內心

後來,我在機場看到了《拆掉思維的牆》這本書,心有慼慼。我一般不看成功學的書,事實上我也不認爲這是一本成功學的書。作者的思考給了我很多啓發。

我發現,有時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認爲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覺得自己可以更強大,你就真的變得更強大。

你有沒有想過,真正限制我們的,是我們思維裏看不見的牆?而這堵牆很大部分來自於內心的不安全感。

我認爲安全感的本質,不是你真的安全,而是你不害怕危險,敢於面對困難。每個人心裏都在追逐安全感,這很正常,但很多人成爲了安全感的奴隸。什麼是安全感的奴隸?就是害怕改變,保持現狀,聽他人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但安全感的獲得必須通過內心真正的強大。安全感是給予,不是索取。恐懼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遞增。

正是因爲很多人對於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難,我們很多人才不自覺地變成一種受害者,這就叫“受害者心理”。這種恐懼和不安全感,滋養了一種受害者心態。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總會覺得世界不公平,充滿了各種問題。作者把這種模式歸結爲受害者天堂。

什麼叫受害者天堂?就是一個受害者最願意去的地方。大家聚集在那,彼此安撫,然後覺得人生真是這樣。作者總結了受害者天堂的幾個法則。

受害者天堂的第一個法則叫推卸責任,保住面子。

一切問題都不關我的事,不是我的錯。如果一個孩子沒學好,父母問起來,受害者就會說,不是我不好好學,是老師講得不好;如果一個任務沒完成,卻受到上司的質問,受害者就會說,不是我的問題,這是客戶太挑剔。美德都是他的,錯誤都是別人和社會的。

當然,他們也沒做成過太多事情。作者在書中提到,受害者也不需要成就什麼,他們只要不斷地傾訴和編故事就好了。但問題在於,這個故事一開始很真實,後來慢慢就開始誇大,然後自己也慢慢相信——他生活在一個老闆嚴苛、老婆不可愛、老師不好的世界裏。

很多同事向我抱怨自己有多難,其實那些所謂的“難”,在我面前根本就不用比。我們創業的時候多難呢?那個時候因爲要趕工作,我連爺爺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下了汽車之後,我都不敢回去,坐在路邊哭了好久。

但是,每當我說到這兒時,他們還有一招,他們會說你是老闆,所以應該的啊。這就是蛋和雞的問題。難道我從第一天開始就是老闆嗎?這又是個萬能的破解法。

總之,在受害者的天堂,一個人做不好事情,絕對不是個人能力的問題,而是這個事情有問題。

受害者天堂的第二個法則就更進一步了,叫安心做壞事。

在職場中,很多人每天不努力工作,也可以心安理得,爲什麼呢?因爲他覺得,這個公司太爛了,這個老闆太嚴苛,太不理解我們,所以我這樣就OK了。

美國有一項研究,在辛辛監獄中,幾乎沒有哪個罪犯會承認自己是壞人。他們會爲自己的所作所爲辯護,他們都堅信自己不應該被關進監獄,很多做壞事的人都擁有一個完美的受害者的故事。

曾經,我當部門經理的.時候,我會告訴組裏的人,跟着我很苦,要是覺得不舒服就換一個機會,但只要你留在這裏一天,就要對得起自己的每一天,別說對得起這家公司,首先對得起自己。還有什麼比自己的時間更寶貴呢?所謂的爲公司幹,不就是爲自己努力嗎?如果這個都想不通,還心安理得,不如自己找一個更舒服的環境。

事實上,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會讓你舒服得一塌糊塗的環境。必須自己不斷變得強大,去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

受害者天堂的第三個法則叫:分享悽慘故事會。

受害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就是比慘。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種悽慘故事,演變成悽慘故事會。這種悽慘故事會,不只是存在於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好像整個社會都變成了這樣。比如,好多電視臺都有一檔或好幾檔節目在講述誰比誰慘,收視率還相當高。因爲看過這些節目的人都會找到安慰,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慘的事情。每個人都在別人的受害者故事中,獲得不少廉價的快樂和虛無的安慰。

作者在書中也舉了很多生動的例子。在受害者天堂,如果你失戀了,你的女伴會集體聚集過來陪你喝酒,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如果你上午被老闆罵了一頓,你會很快被吸收進公司的受害小隊,他們中午聚餐的主要任務就是一起討論自己老闆有多殘酷(我也不知道自己被討論過多少回了);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家長不會責怪小孩沒走好,會打地板說,地板錯錯錯,小孩子開心地笑了。

我們在這樣的一個天堂裏,居然浸泡其中,慢慢習慣,然後沉浸,開始分享。受害者天堂幫助“受害者”輕鬆獲得同情和幫助,就像一個人生病之後,就覺得可能有人會看望他一樣。他們在這個舒適的受害者天堂,陷入了無盡的情感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