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書籍 > 5本不可錯過的歷史經典書籍

5本不可錯過的歷史經典書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K 次

要想了解中國歷史,那你千萬別錯過以下小編推薦的瞭解中國歷史必讀的5本經典書籍哦!

5本不可錯過的歷史經典書籍


  

01《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

豆瓣評分:8.9 (10963人評價)

傅高義,其實是一個取了中文名字的外國學者,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學教授。

這本書視角客觀,加上作者坐擁哈佛的頂級學術資源。在他的這本書裏,小編看到了一個與國內學者筆下都不相同的鄧小平形象。

人們總是將他稱爲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卻不知道他其實從未有過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是真正的摸着石頭過河。

可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他的偉大。鄧小平時代的意義不止在於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在小編看來,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個八個字。

在一個嘈雜喧囂的時代裏,當所有人還停留在原地,陷入迷茫、爭論個不休時,只有他,已經清楚地看見了歷史的方向。

然後用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和自信,將整個國家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一個人在歷史中的最高境界就是如此吧。普通人順流而下,強者逆流而上,唯獨智者,可以引流潮流。

02《倒轉紅輪》

金雁

豆瓣評分:8.5 (936人評價)

《倒轉紅輪》這個書名來自一個比喻,將現代化進程中的俄國,比作一個碾壓一切的巨大紅色車輪。

在國家這個車輪的巨大陰影下,幾乎所有人都被剝奪了思考和異議的權力,那是一個思想的黑暗時代。

但是這本書讓小編看到了這麼一批知識分子,他們沒有被壓倒,而是試圖用語言和文字的力量,去倒轉這個巨大的紅輪。

最出名的就是被稱爲“俄羅斯的良心”的索爾仁尼琴。他寫的小說,都在揭露俄羅斯人民被紅輪碾過後的慘狀。但他卻因此被自己深愛的祖國指責爲“叛徒”,被審查、被驅逐。

俄羅斯民族那種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濃烈的悲劇性格,此刻在這批這些知識分子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

他們明知道是螳臂當車,但是仍然前赴後繼、奮不顧身的姿態,讓小編看得心潮澎湃。

同時也讓小編在最黑暗的年代,看到了一束微光。

這束微光,引領着歷史上一代代的知識分子,無視肉體的壓迫和毀滅,傳遞着對於個人價值和客觀真理的永恆追求。

03《戰後歐洲史》

託尼·朱特

豆瓣評分:8.8 (389人評價)

中國人有句老話,蓋棺才能定論。所以在歷史學中,我們身處的當代史其實是最難寫的。

因爲古代的歷史,我們沒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可以客觀地看待。而離我們越近的歷史,我們越是容易將個人的觀點帶入其中,先入爲主。

而英國曆史學家託尼·朱特偏偏勇於挑戰,在這個最難的領域,成功地寫出了一本重量級的作品——《戰後歐洲史》。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歐洲,“破敗”是各個國家間唯一的共同特徵。除此之外,各個國家幾乎都有着不同的語言、民族、文化,還要面臨意識形態的對抗和現實利益的博弈。

那麼這樣一個四分五裂的歐洲是如何攜起手來,共同復興,重新走到了今天的局面的`呢?

小編建議大家靜下心來,完整地看看這段歷史,看完後你一定會同意小編的這兩句話:

只有理解了歐洲,你才能理解如今引領世界的思想潮流是從何而來的;

而只有理解了當代的歷史,你才能真正認識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

04《極權主義的起源》

漢娜·阿倫特

豆瓣評分:8.7 (2315人評價)

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爲動盪的一個世紀,而這本書描寫的,更是其中最讓小編揪心不已的部分——

納粹時期的德國和斯大林時期的蘇聯。

作者漢娜·阿倫特出生於德國猶太人家庭,親歷了納粹的種族迫害。而寫作這本書時,世界剛走出二戰的陰霾,又面臨冷戰的序幕。

小編簡直可以想象她當時的心中是多麼的恐懼與不安:“爲什麼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但漢娜·阿倫特看到了歷史背後,屬於人性的深層次原因:個人在社會中的孤立和孤獨,纔是極權主義的起源。

如果我們的社會和政府,不能保護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將他們置於恐怖的陰影之下,那麼這樣的悲劇仍然會重演。

在這段冷冰冰,甚至血淋淋的歷史中,漢娜·阿倫特仍然讓我們看到了一絲絲人性的溫暖。

05《論中國》

亨利·基辛格

豆瓣評分:8.5 (5693人評價)

看完這本書,小編覺得,現在還在世的所有外國政客中,基辛格可能是最有資格來寫這本《論中國》的。

他是美國最頂尖的外交政治家之一,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是中國政治的敵人。

但他也曾50多次出訪中國,和新中國每一屆領導人都打過交道,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基辛格的複雜身份讓他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他甚至懂得用圍棋來比喻中庸而含蓄的中國傳統智慧。

由他作爲一個歷史的參與者、親歷者,來解讀那些曾經真實發生在中美之間的政治博弈,小編覺得,沒有比這更吸引人的了。

看過他對與朝鮮半島局勢的分析,其中對於地緣政治理論的應用,真的是一針見血、爐火純青,可以看出他的學識和經驗。

又比如他在中美建交前後與毛主席的對話,就像一盤精彩的棋局,每一步都需要好多次覆盤才能體會其中的精髓。

高手過招,總喜歡在高處,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幸好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窗口,讓我們能夠窺見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過的巔峯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