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朗讀者第十期觀後感400字

朗讀者第十期觀後感4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泛娛樂大勢越來越猛的電視行業,董卿花了一年時間打造了一檔,以“朗讀”和“人”爲主體的文化情感節目,試圖告訴觀衆“朗讀屬於每一個人”。如下是勵志網爲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借鑑。

朗讀者第十期觀後感400字

朗讀者第十期觀後感400字(一)

苦難洗禮的堅強之味

童年時,他沒有一架屬於自己的鋼琴,卻成爲中國唯一獲得國際三博士學位的青年鋼琴家。

少年時,他和單親、下崗的母親飽嘗貧困、分離之苦,如今卻獲得多項國際大獎。

曾經的生活如此艱難,是母親一個人挑起了重擔,重建起這個家,實現了他學鋼琴的理想。

在異國學琴的時間裏,他和媽媽堅持通信,但“我們的信裏,永遠缺少一個主題,就是想念,因爲不敢觸碰。”

《朗讀者》的舞臺,吳純朗讀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獻給曾經經歷苦難的母親與自己。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

嚐遍太多的苦楚,吳純選擇把苦當成良藥。“用苦痛換來的歡樂”讓他有勇氣去感受生活更多的甜和美。
 

朗讀者第十期觀後感400字(二)

博大精深的東方之味

作爲唯一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美術設計”的華人,作爲最早在全世界推行“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的藝術家,葉錦添讓世界瞭解到了博大精深的東方之味。

從李安的《臥虎藏龍》,到高羣書陳富國的《風聲》,再到馮小剛的《一九四二》,他爲經典作品增添了獨一無二的色彩。

熒屏上,他成就了許多影視劇中的唯美畫面和主角服裝,生活中,他卻大多隻穿黑色和灰色。

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父親的反對和母親的支持,讓葉錦添體會到了複雜的人生之味。如今他事業有成,父母卻已去世,這成爲他心中永遠的苦澀。

葉錦添朗讀曹雪芹《紅樓夢》選段,送給像林黛玉一樣純真與美好的人,希望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古典美。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古言的粵語緩緩讀出《葬花吟》,如香醇的美酒一般,讓人沉醉其中。
 

朗讀者第十期觀後感400字(三)

起承轉合的詩詞之味

她是白髮的先生,她是詩詞的女兒,她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今年,已93歲高齡的她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教學,獲得了使古典詩詞於當代再生的讚譽。

幾十年的異國漂泊之後,葉嘉瑩先生懷着一顆赤誠之心回到祖國,做古典文化的傳燈人。她不計高齡,往來奔走,爲的是不讓這傳沿千年的中國味道所期無人。一句“甘爲夸父死,敢笑魯陽癡”,詮釋了她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心意。

《朗讀者》的舞臺,五位小朋友吟誦五首詩詞獻給葉嘉瑩先生。

“柔繭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

在葉嘉瑩心中,自己的一生離亂都算不了什麼,只要能把即將失傳的.吟誦留給世界,留給詩歌愛好者們,她就了無遺憾了。這是對詩詞的熱愛,更是對古典文化傳承的一片丹心。

節目中,主持人董卿也朗讀了《紅樓夢》的一個片段獻給所有熱愛《紅樓夢》的朋友,以及第一個讓她翻開《紅樓夢》這本書的媽媽。

正如開場語所言,《紅樓夢》最觸動人心的是字裏行間的人生況味。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爲人處世的一份智慧;

一個是枉自嗟呀,一個是空勞牽掛,這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命中註定的愛斷情殤。

“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是賈寶玉的顧盼與神姿。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是林黛玉的靈氣與嬌弱。

董卿的朗讀,動情聲聲入耳……

嗜鹹加鹽,喜甜撒糖,味道是一種聽之任之的寵溺;

儒雅謙和,靈光暗藏,味道是一位似曾相識的舊人;

如竹如鬆,幽幽墨香,味道就是這期的《朗讀者》……